如果小朋友的智商一个,一个,那就一定比更聪明?
如果我孩子是一个超常儿童(智商以上),他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如果一个特殊儿童依靠训练,智商能提高吗?
陈婕
星宝上学创办人
11年特教经验
家长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智力吧!智力的概念各类学者的观点都不太一样,但是主要都集中在感知能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思维、推理判断等方面。
我国学者认为,智力是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等,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智力发展具有一般趋势。一般人的智力发展自3、4岁至12、13岁呈等速进行,之后改为负加速,大约在25岁达到巅峰,智力发展速度和停止年龄存在个体差异,一般与人的智力高低有密切关系;各种能力的发展速度不相同。
心理学家对于智力的理论也有不同的研究,最著名的就是斯腾博格的智力三元理论、还有智力PASS模式,也有现在比较流行的多元智力理论等。
但,不管心理学家如何解释,智力存在着一定的稳定性,意思是说,如果小朋友的智力在哪个范围内,未来基本就不会有太多的变动。
但是我们在实际的经验中会发现,为什么小朋友的智商会有变化?有的小朋友,特别是自闭症的小朋友,通过康复训练,智商会出现提高?而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同一个小朋友使用不同的量表测验,也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呢?
要知道,智力测试是指对智力进行科学的测试,从而了解智力的高低。
智力测验有不同的量表,如比奈-西蒙量表、斯坦福-比奈量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戴斯-纳格利尔里认知评估体系(CAS)、格赛尔发展顺序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等。
大家一直说的智商就是智力测量专家韦克斯勒(D.Wechsler,-),为了准确表达智力水平,提出的离差智商的概念,即用一个人在他的同龄中的个对位置,即通过计算受试者偏离平均值多少个标准差来衡量,这就是离差智商,也称为智商(IQ)。
而全世界并没有一套智力测验的工具可以准确的说明一个人的智力。
因为智力测试没有考虑到人类智力的复杂性质和不同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具有非常明确的个体差异,而智力测验在内容上是不全面的,同时,大规模的智力筛查查验准确性也有待商榷。
所以,智力测验只是大概的把人群分为智力超常、智力正常和智力迟滞,这是一个大的概念,所以如果在同一范围内,并不能因为相差的分数就说明哪一个更聪明。
特别是在边缘状态的孩子,不能仅凭几分的差距就直接下智力落后的结论。而不同的智力量表,由于内容上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结论的原因。
所以,家长们要清楚,我们做智力测验的目的是为了分析个体的智力特点,给出合理有效地教育上的建议。
而从小朋友未来的成就上看,智力并非决定性的因素,还包括遗传、环境、非智力因素以及情绪智力等方面。所以从这点来看,训练和特殊教育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家也研究到,造成IQ变动的原因可能是智力发展的速率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于现实的意义就是小朋友通过训练和教育,智力发展速度加快了,所以智商就提高了。
其次,一些测验题目可能过分地强调了某些方面的知识或某种技能,这样有机会习得这些知识或技能也会造成之上偏高或偏低。
这个意思是说,一些智力测验的题目如果小朋友有教过,可能分数就会高,反之则低。
不管如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虽然先天的智力可能无法改变,但是通过环境的改变、后天合适的教育、性格的培养等,也能够让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