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认识生理知识。
还是生活教育——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生活技能,学会分辨和判断,独立思考和自主决定的能力。
也是人际关系的教育——让孩子懂得更好的让自己跟周围人相处交朋友。
也是情感教育——让孩子认识家庭、亲密好友以及亲密关系的感情关联,拥有健康的情绪情感。
更是爱的教育。
我印象最深的课,是给孩子讲家庭。
课里,我讲了家庭每个成员在家里的职责和分工,讲了一个家庭的运转,也讲了家庭里的情感。
父母之间的情感,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
父母对孩子无意的伤害,当父母吵架、受到父母冤枉、受到苛刻批评、受到挨打惩罚、受到忽视、感受不到父母爱意的时候。
也讲了理解和体谅,世上没有“学习怎么做好父母”的学校。
所以会有做得好的父母,也会有做的不好的父母。
有时候父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因为没有试卷考试,没有成绩。
但父母都在努力维持家庭的运转,在努力为子女提供父母认为最好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父母在生活中偶尔做得不完美而否定父母的爱、辛劳付出。
班上有同学哭了(这不是我的本意),当时班上的气氛很沉重压抑,我有一些心慌,害怕对孩子讲这样的事情,我甚至怀疑这是否超过了他们年龄能够承受的范围。
上这课,心里是怕的,怕家长知道学校里有老师居然在孩子面前说父母的“不是”,这看起来像“教唆”孩子说父母的坏话,挑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
又担心少数有太多负面情绪的孩子,一旦让他们承认了自己真正对父母的感情,恨比爱更多,我却无法继续引导他们在这些情绪之后看到父母的为难处境和艰辛不易。
但课结束后,孩子们用事实告诉我,这一节课程,是非常有必要。
课讲完,空气里异常的沉默,我惴惴不安收拾东西的时候,却听到突然爆发的掌声。
我抬起头来,看到了他们眼里的真诚和鼓掌时的用力,也看到了他们的被压抑的需要。
孩子不仅需要父母提供物质生活,不仅需要父母提供爱意,还需要有人告诉他们,怎么去表达爱,怎么去看待怨和恨,怎样来正视面对这些不敢想不敢提、总是被要求压抑的情绪。
孩子在成长中,生存和情感上都对父母格外依赖,当父母对孩子给予批评、指责、否定时,孩子感到伤心、委屈、愤怒,甚至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然后生出害怕被抛弃的心态。
偶尔出现这样的心情是很常见的。
但随着被父母否定、忽视的次数太多了,这些消极的心情逐渐成为孩子的负面黑暗情绪,但因为孩子还要寄生于父母,所以多数的孩子会把这些情绪埋藏在心里面,没有及时疏通这些情绪,孩子可能带着这些情绪在以后的生活中重复着一些痛苦的事件。
国内人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情绪很不哪里中医治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