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7
为何一部同性电影能收割无数认同
拿下奥斯卡七项提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呼声极高的同志电影《月光男孩》,讲述了小男孩Chiron童年、少年和成年的故事。
小时候的Chiron因为没有父亲,母亲吸毒,受到同龄孩子的歧视。
处于青春期的Chiron性意识开始觉醒,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叫凯文的男孩。
月光下的沙滩,凯文触碰了他...
但是因为80年代普遍的恐同情绪,凯文“被迫”背叛了他。
Chiron成了“问题青年”,被关进训诫所。
一晃多年过去,Chiron已经成了独霸一方的毒枭。
又有幸重逢了多年前同时带给他最美好和最痛苦记忆的男人。
Chiron这个壮汉,在凯文面前立刻变得娇羞起来。
明明前一晚激动的睡不着,见面后又只敢偷瞄凯文。
原来不管你变成什么模样,终究是心底那个纯真的少年。
《月光男孩》告诉我们,原来真爱不分性别、不分肤色。
02真正的爱情无关性向
曾经有一些朋友在后台留言,问如何才能科学地了解自己的性取向。虽然大部分人对自己的性取向是比较明确的,但仍旧会有一些人感到困惑:
为什么我明明喜欢的是异性,却还是会对同性产生过奇妙的感觉?
是不是在遇到真爱前,我误以为自己是异性恋?
异性恋只是传宗接代,同性恋才是真爱?
是不是某一天遇上了某个人,我也可能被“掰弯”?
我的大学同学S先生,就经历过这样的困惑。
他发现自己对经常一起玩的男生A有了不一样的情感,但他也说不上来到底是不是一时的错觉,因为他也谈过恋爱,和大部分男生一样喜欢可爱的女生。
后来他还是和女生谈了恋爱,但潜意识里还是对男生有好感,这种事不存在绝对,感情本来就是很复杂的。
电影《盛夏光年》
而我们总是在太多无法归类的、羞于启齿的情感面前选择性逃避和无视,压抑真实的想法。
但是,你真的说得清楚自己的真实性取向吗?
03现实中的性取向,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在大众的认知里,性取向不是异性恋就是同性恋。
虽然生理性别是天生无法更改的,但心理性别却不是一定的。Facebook在年就把性取向选项增添到了64种。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换上彩虹头像
根据权威性学专家金赛的研究,人类的性取向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谱系。
性取向连续谱分为左右两级:
最左是%同性恋,只对同性产生性欲望;
最右是%异性恋,只对异性产生性欲望;
中间是%的双性恋,同性和异性都能让其产生性欲望,且强烈程度完全相同。
人群在上述三个位置的人数非常少,也就是说绝对的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并不是主流。
性取向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就已经确定,具体来说是在4-6岁,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大约7-12年),到了青春期的时候重新苏醒。
对于LGBT群体,有些人容易带着标签去理解,恋父/恋母情结、性压抑、品行不良……其实,LGBT群体只是和普通人一样生活的人。
张国荣和唐鹤德
要知道,现实世界中的性取向,根据统计,可以分为64种。
无论你的生理是哪种性别,心理又是哪种性别,又有哪种性取向,都应该得到祝福。
但如果你不了解自己,拒绝接受除了异性恋之外的设定,又如何能真正拥抱爱情?
我们联合国内专业的心理学品牌壹心理,由9位权威心理学专家集体研发「性取向评估」,专业品质保证。
※本测评将从情感归属、性欲望、性取向行为以及性态度等方面去探测你究竟属于64种性取向中的哪种,分析你的性取向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帮助你正确认知和理解自己的性取向。
性取向评估▼
测评体验价8.8元
测试题:58题丨报告页数:4页
测试完成后,生成的报告将永久保存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