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天才疯子一线之隔”的说法。精神障碍中确实有一种被不少人称作“天才”病的,便是双相情感障碍。
为什么称为“天才病”呢?美国心理学家路德维格曾统计了位艺术、科学、商业等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他们中的许多人被抑郁、躁狂纠缠过。其中,虚构写作的作家所受影响之深,仅次于诗人。如梵高、丘吉尔、海明威、果戈理、费丽雯等名人都曾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困扰,海明威是最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据说他抑郁时,三年写不出一部小说,而躁狂状态下,一年可以写三部小说。不知道这是诅咒,还是馈赠,令他们能燃烧出寻常人不能燃烧出的光芒。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主要表现,可在同一病人间歇交替反复发作,也可以一种状态为主反复发作,具有周期性和可缓解性,间歇期病人精神活动完全正常,一般不表现人格缺损。
出现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
一、生物学因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
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
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多巴胺(DA)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
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二、遗传学因素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三、心理社会因素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表现呢?
一、情感脆弱患者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而感到悲伤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常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神经症的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精神障碍。
二、易激惹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例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躁狂状态等功能性精神疾病。
三、强制性哭笑
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患者对此既无任何内心体验,也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哭和笑。这是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时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
四、欣快
是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绪高涨”。患者经常面带单调并且刻板的笑容,连自己都说不清高兴的原因,因此给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觉。
五、病理性激情
是指突然发生的、非常强烈但又短暂的一种情感障碍。它与情感爆发的不同之处:其表现为冲动、伤人、毁物等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的行为,多半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事后遗忘。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此外家属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也极其重要。
THE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