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分钟 满分: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句中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从来不会在朋友有难时袖手旁观、避而远之,更不会在伸出援(yuán)手时夹杂私利,挑三拣四。
B.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地蜕变,一再地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惶;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C.这首歌简单的歌词,自然灵动的旋律,相信会久久萦(yíng)绕在每一位听过这首歌的中国人心头。
D.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mò)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我们做到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B.他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卑劣行为,很快在班内引起了公愤。
C.他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科技书籍。
D.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分)
A.石缝间的蒲公英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尽管它们的根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B.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C.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确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D.生命现象告诉你,一切生命能否战胜环境,取决于生命的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________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1)文段画线句子A、B、C、D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艰难。
②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
③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痂着伤疤。
④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A.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
4.请判断下面各句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填空。(3分)
(1)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 )
(2)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
(3)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
5.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6分)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认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战斗行列。老兄,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
阿基姆沉默不语。他知道这绝不是漂亮话,而是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的呐喊。他明白,像保尔这样的人不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2分)
(2)请结合原著回答:文段中“悲剧”指什么?“呐喊”表达了保尔怎样的心声?
(4分)
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一个国家的富强梦想,是建立在普通民众人生奋斗的基础上的。小华一家在参加某社区组织的“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传活动时,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开出租车的爸爸:交通更畅通一点,乘客更尊重一点,收入多增长一点。
当售货员的妈妈:生意更火一点,房子更宽一点,孩子成绩更好一点。
退休在家的爷爷:儿女多陪伴一点,身体更健康一点,医疗更有保障
一点。
(1)作为一名中学生,你的梦想是什么?(3分)
(2)怎样正确看待“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3分)
(3)实现中国梦,需要有志青年的不懈奋斗。请你为此撰写一条观点鲜明的励志语。
(3分)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3分)
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被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字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
C.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
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10.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6分)
11.文中第三段举三个例子论述观点,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的?请简要概括。
(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2分)
别让果实长成诱惑
①她是个懂情调的人,因为爱梨花的白,她让丈夫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梨树。梨树还来不及开花的时候,丈夫就去了国外。再后来,梨树花开花落,果青果黄,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她却只能守着梨树守着相思过日子。每年梨树的果子还没成熟的时候,就已经引得四邻的孩子目光艳羡。于是,不时有小脑袋在围墙外打探。
②她是个善良的人,明白小孩子的心思,明白他们心里和嘴里的那份馋。所以,她会主动给孩子们机会。有孩子趴在围墙上探头探脑的时候,她会回到屋里去。她家的围墙不高,孩子们费不了多少力气就可以爬上来,站在围墙上,就可以够得着树上的果实。她会躲在屋里看孩子们偷摘果子而发笑,孩子们的得逞,也是她心里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再后来,面对孩子探头探脑的举动,她甚至故意敞开了院门。可冬春时节,当她看不见孩子们身影的时候,思念的烦闷和寂寞就又会袭上她的心头。
③梨树上的果子没有哪一个能真正等到成熟就都告慰了孩子们的馋劲儿。孩子们喜欢她的大度,大人们喜欢她的善良。
④但终于还是出了事。有个孩子贪恋树顶上的一枚果子,爬上了树,结果摔了下来,折了腿。医院里躺了好些日子才康复,一出院,孩子的父亲就提着斧子径直来到她家,要砍掉她的梨树,说留着这棵梨树终是祸害,不定谁家的孩子又会从树上掉下来。她觉得他这样做有些无理,四邻更是觉得他太过蛮横,自己的孩子贪嘴受了伤,怎么反倒怪起了别人。在人们的指责声中,他抡起的斧子落不下去,悻悻地作罢。
⑤这件事使她觉得很无趣,便生了去国外与丈夫团聚的念头,于是办了签证变卖房产。哪知道第一个跑来要买她房子的,竟是那个要砍掉她的梨树的男人。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