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
情感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情感测试简介_情感测试玩法 > 情感测试题目 > 差生秒变学霸竟是这病搞的鬼快测测你有没

差生秒变学霸竟是这病搞的鬼快测测你有没

发布时间:2021-4-7 16:39:34   点击数: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棒棒的,但是,这个孩子从差生突然逆袭成学霸,家长反而高兴不起来了。

据杭州日报报道,浙江杭州的一名高三学生小秦开学后便情绪低落,不愿上学,初步诊断为抑郁症。服药两周后,小秦突然奋发图强,考进了班级前五名。家长赶紧跟医生报喜,不料医生了解后却提醒这位妈妈,赶紧带孩子回来用药治病。

新京报动新闻视频截图

学渣秒变学霸,这不是应该高兴的事儿吗?怎么会跟疾病挂钩?

原来,小秦患上的并非抑郁症,而是双相情感障碍症,也就是俗称的躁郁症。这种“学霸”的状态持续了没多久,小秦又不肯上学了,躺在床上直说不想活。

高兴时情绪高涨,精力旺盛,不高兴时情绪低落,干什么都觉得无力,自卑,甚至会想到自杀。你是否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赶快来测试一下吧~

测试结果说明

得分10-15分之间:

如果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那你可能已经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

得分16-0分之间:

你可能已经有了双相情感障碍倾向,如果症状加重,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了!

得分1-30分之间:

恭喜你,目前还没有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继续保持良好心态!

广州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周伯荣表示,由于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对病人临床表现的观察,如果发现周围人有情绪反复无常的表现,可从上述症状特点,初步判断他是否有双相障碍的可能。

如果小伙伴们已经出现了上述症状,那一定要注意了,这双相情感障碍可不是个小病!

双相情感障碍是个啥病

树兰(杭州)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蔡巍在接受杭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在整个病程中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大类症状↓

抑郁症状:包括与现实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无力感、自卑、自责、自罪、自杀、反应迟钝、思维迟滞等。

躁狂症状:表现为情绪高涨或易激惹,无明显现实基础的“幸福感”、“愉悦感”以及“陶醉感”,过分自信和盲目乐观,自以为是,精力充沛,睡眠需要减少,思维奔逸,话多,活动增多,行为轻率、鲁莽、不计后果。

上述两类症状经常交替或交织出现,构成了双相障碍复杂的临床相。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学校学霸、企业高管或业界精英均为双相障碍的高危人群,因此双相障碍又有“CEO综合征”的俗称。

除了开头提到的小秦,贝多芬、梵高、舒曼等人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梵高用剃须刀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为的只是来制止自己内心越来越强烈的疯狂,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仅仅活了37岁。后来,为了提高大家对双相障碍疾病的认识,世界双相障碍协会和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将每年的3月30日设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而这一天也是梵高的生日。

如果有双相障碍家族史、平素性格外向或具有循环气质、高智商等人群出现“抑郁发作”,要怀疑双相障碍的可能。

15-19岁高发,家长别忽视

当下进入春季,随着日照延长,人体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各种精神疾病进入高发期。蔡巍表示:“特别是高三学生,还有两个月即将高考,过分的情绪焦虑会成为一些精神疾病的导火索。尽管双相情感障碍和遗传、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等有关,但社会心理因素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家长不可忽视孩子身边一些情绪诱导因素,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或高或低的情绪‘跷跷板’,都要及时进行心情疏导和生活调整,并视情况前往专科就诊。”

医院精神医学科潘集阳在接受新快报采访时表示,该病多在35岁以前发病,多发的年龄层在15-19岁之间。中国还没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统计,但据潘集阳介绍,他的门诊病人中1/5是青少年,“一上午30个病人中,五六个是青少年的双向情感障碍病人。”

然而,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诊率相当高,千万别将这种疾病和抑郁症搞混!

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潘集阳解释,部分病人一开始表现躁狂,家人难觉异常,患者本身自我感觉良好更无看病的意识,一直到陷入长时间的自责焦虑、消极轻生的情绪后,身边人这才发现情况不对。而此时患者就医时,就容易诊断为抑郁症。据统计,全国大约有0.8%的双向障碍患者初诊被当作抑郁症患者来进行治疗,而美国约为6.9%。

潘集阳称,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虽然都属于心境障碍,但在治疗原则上显著不同,若把双相情感障碍当单相抑郁来治疗,结果会越治越糟。

5%—50%患者有自杀行为

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高于抑郁症,如果按照抑郁症治疗,一是对抗抑郁药物有抵抗而让人感到难治;二是解除抑郁后,会导致转向躁狂,发病频率明显加快,治疗难度加大,患者自杀风险更高。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有5%—50%的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死亡。这一数字在欧美国家还要更高,欧洲约有1%-54%的患者有过自杀行为,其中英国的双相障碍患者自杀率为18%。据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患者自杀率较普通人群高10倍。

编辑/Q

来源/金羊网、杭州日报等

好文推荐

咳嗽咯痰超两周,需警惕结核病!

看手就能知道身体健康状况!快伸出手来查验一下吧丨健康测试

“姨妈血”能治病了?冷静!起点作用的只是干细胞

本文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ax-alibaba.com/qgtm/13660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