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
情感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情感测试简介_情感测试玩法 > 情感测试题目 > 最近七院一号难求杭州人怎么了医生最近高

最近七院一号难求杭州人怎么了医生最近高

发布时间:2021-7-14 16:14:07   点击数:
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 http://m.39.net/pf/a_4674903.html

最近杭州姑娘如如看病,在七院接连查了精神卫生科和抑郁科后,发现一周内两个科室全部无号。浙大一院的精神卫生科主任医生也同样一周内无号。她发帖提出疑问:最近怎么回事?

19楼APP网友

如如。

春暖花开,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了,这样好的天气里我却被诊断出轻度抑郁了。

写这个帖子是我认为现代人多多少少心理状况都不是太健康,抑郁不是需要逃避的问题,它跟普通发烧感冒是一个道理,你只是生病了。下面是我的治疗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最近因为一些事情,心情很差,这个不是本文重点。当我察觉我心情持续性的低落,无缘无故不分场合的哭泣,每晚开始做噩梦,并且降低了我对未来和一些事情的兴趣。整个症状持续到第10天的时候,医院了。

某宝上就可以挂号,医院当然是最专业的,但……万万没想到啊……打开挂号,两个科室(心理健康和抑郁症)近一周已经全部无号。真没想到七院看病号也要抢。

于是找了家附近的浙一,挂了专家号,25元(只能挂到副主任医师了,主任医师又是一周内无号……)。

到了浙一,我再次被人流吓到,普普通通的工作日,哪怕我提前约了3点半的号,直到4点半才看上……哎,大家都过得不容易啊。

进诊室后,医生简单询问了情况就让我去做测试了。测试包括三个维度:焦虑、抑郁、睡眠。

做完测试拿着结果给医生复诊,我没有焦虑问题,轻度抑郁,睡眠尚可。医生说我这个状况医学名词叫适应障碍(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可以吃点药,选择权在我。

我立马拒绝了,主要之前看过太多吃药的副作用,于是主动提出能不能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医生说可以,像我这种知道自己因为什么情况导致病情的,就很适合找心理医生,倾诉我的情绪,与别人沟通,都是很好的帮助。也就是说西医在这方面能给你的帮助就是定性、开药,给你适当开导。所以你指望医生详详细细听你的来龙去脉,那你得去找心理咨询。(除了机构,医院也有专家接这个服务的)

医院我就开始找心理咨询,某点评一大堆,我就不推荐了。但是搜了才发现,心理咨询师收费是真贵……面询一个小时、太正常了。我最后找到一个一小时的面询,还是团购。然后!本打算上周末去,结果人家又爆满!根本约不进……

简短说下我去看心理咨询师的经历。也是需要有一个先做题,了解你情况的过程。然后看完会根据你的问题给你找适合的老师,所以做好第一次去咨询不上的准备。我找的机构也是给我了3套题,医院的差不多,还有另外一套是分析你人格的。

我咨询完的感觉是,心理咨询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指望去1次就有明显改观是不太做的到的,他会从很多方面去分析你的问题。比如你和父母的关系,比如你的童年经历,所以1个小时真的过的很快,没聊什么就结束了。但是同时我也从聊天中更清楚的了解了自己,这对于解决我的问题是有帮助的。当然也有立马改观的方法,我的医生给了2个建议。一个是正念练习,是通过静坐稳定你的情绪的,大家有需要网上自己搜。第二个是录音,就是我把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影响我情绪的事情,都通过录音录下来,不要对事情做判断,只阐述事情的经过,我的感受。如果要从深层次的改善你的心理问题,整个心理咨询需要6次以上。

okk,以上就是我这一次的治疗分享啦,希望我的分享也能对你们有帮助~

医生:4-5月是精神类疾病的高发期

为什么这段时间有这么多人看精神状况?对于这方面的症状又有什么好的缓解方法呢?志玲联系到了方回春堂精神科专家、杭州医院主任医师——丁瑛了解情况。

丁主任说4-5月是各类精神疾病的高发期,所以目前科室的挂号确实要比平时多一些。原因就在于天气多变,容易让人的心情起起伏伏。季节交替的时候,人体代谢开始增加,神经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变化,容易造成首次精神疾病发病,而那些曾经患过精神疾病的人也容易复发。

丁主任也举了一些最近诊室里常见的案例。比如一位很年轻的互联网公司白领姑娘,来看病后被确诊了中度抑郁症。女生说,自己长期加班,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下班回到家就立刻准备睡觉了,第二天又很早去上班,导致和家人、朋友沟通越来越少,尽管自己在公司已经成为团队领导,收入也非常高,但每天脑海中还是抑制不住的想辞职,并且情绪非常悲观。

再比如一个还在读初中的男生,近期频繁的跟家长表达了自己厌学、不想做作业的情绪,医院一看,第一句就询问是不是跟电子产品玩得太多有关。但当丁主任问孩子“你玩手机的时候开心吗?”孩子还是摇头。经过诊断,男孩也是得了轻度的抑郁症。

丁主任特别提到,精神类疾病的分类是很细的,其中双向情感障碍最容易被误诊。它的具体表现在精力充沛、自我感觉很好、脑子反应很快、情绪一直保持在高昂的状态,家人也认为自己每天很开心,不会觉得自己得病。但这样的病人情绪往往都在两个极端,一旦抑郁情绪来临,就会全面否认自己,觉得什么都做不好,产生消极情绪。像名人梵高、达芬奇等人都曾被此困扰,因此“双向情感障碍”又被人称为“天才病”。

是否需要治疗?

医生给出一个时间点

那么,是否人人在遇到一些情绪障医院看病呢?丁主任给出了一个时间。如果一周内,你能自我调适过来,比如睡了一觉感觉心情释放了很多,感觉明天又有希望了,那就不需要来问诊。如果超过1周,你还不能自我调整,并且睡眠出现障碍,那就建议早点找专家诊断。

如何预防精神类疾病呢?志玲也查询了相关资料:如果发现身边人有失眠、情绪低落、沮丧自责、对自我评价很低、精力减退、浑身无力、厌学、学习成绩或工作业绩大幅滑落等表现,家人应予以重视,尽快陪伴其就医。特别是父母曾患过双相障碍的家庭,当子女出现情绪不稳、焦虑、抑郁等症状,即属于“超高危人群”,家人需密切注意其表现。

抑郁症重在预防,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人群。任何时刻,家长都要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需要平心静气地倾谈、善意的理解和接纳。

在规范治疗的同时,抑郁症患者也要遵循“生活处方”的要求,春季多晒太阳多踏青,适当运动,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对于青春期抑郁的人来说,他们更需要减轻学业压力,降低目标,更需要亲友的支持。亲友应多陪伴,别让他们独处。

来源:杭州日报报业集团-19楼(my19lou)

生活不易,

轻戳给所有努力生活的人

鼓励和关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ax-alibaba.com/qgtm/13761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