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咨询室见了一个女孩,她半个月前和男朋友分手后,就一直陷入了自我否定中,否定自己在感情中的价值,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挽回他,之后就一直减肥,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甚至希望自己有厌食症,这样就不会进食了。发现了不对劲的她,只能找到了我。
她绝望地说:“之前他一定不爱我,现在要和我分手,我现在瘦了,变美了,他就一定会回心转意吧?”
我说:“我是一个情感咨询师,你的情感问题我一定会帮你,但现在更需要解决的是,你现在有严重的自毁倾向。”
你是不是也像这个女孩,尝试过或准备尝试用自毁的方式来挽回一段感情?
我这里作为一个咨询师负责任地告诉你:在感情任何阶段尝试用过度惩罚自己的手段,其实都是在以爱的名义进行剥削,是在让毫无防御措施的对方向你屈服。就算挽回成功了,你们的感情还是会有疮痍。
那个女孩听到这句话很委屈,睁大双眼:“我那么想让他回到我身边,有什么错啊?我对他做什么了?我都已经这么难过了,我只不过不能体验失去他的滋味啊。”
我告诉她,你这样做其实是在放大自己的感受,这样反倒会带给他三种感受:
1、沉甸甸的期待:虽然你没有确切地表达,但他还是能感觉到你一直在压抑想要和他复合的要求。你是对他有期待的。那对他而言,是不是就代表着,我要满足你的这份期待?可他会想,我们已经不是男女朋友了,我有什么要满足你的理由吗?
2、焦虑:情绪具有传递性,你一直给他发信息,想让他看到焕然一新的自己,一直想让他回复你。可在他眼里你却是一个浑身紧绷、散发着焦虑、不自信的形象。人都有追逐更美好事物的倾向,此刻的你,与美好根本不沾边。他为什么会选择此时的你?
3、恐惧:看到失控的你,他会想,如果我不答应你,你是不是会对我做什么?那他为什么要找一个随时都有爆发可能的炸弹呢?
这个女孩,就给了自己前任这样的感受,前任看到自毁的她,为什么会选择再次靠近她?
可以说,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分手后用自己的方式去挽回,一直无法成功的原因。
这就好比,一张干净白纸,你把它捏成团,打开后还是一张白纸,可已经布满了折痕——这些折痕,就是你选择自毁的理由;而你的自毁,其实就是你在忽视这张白纸上的折痕。可这份折痕,却是你必须要在感情中去主动面对的那一部分。它代表着你在感情中一直存在的负性思维模式:
“我变得更好,他就一定会回心转意。”
“他不爱我,他没我爱他那么爱我。”
“我不配得到他的爱。”
“我那么好,分手后他一定会后悔。”
“他一定会立马找到下一个人的,我得努力改变,抓紧时间和他联系。”
“我们和好之后他又会不爱我。”
......
我敢保证,这些观念你们每个人都会有,可如果你没办法攻破自己的这些习惯性的负性自动思维,你要挽回的那个他,就永远无法看到你的改变,也不会对你再产生任何想法。当他看得到你本质上的改变,那些之前被你忽视的折痕被你注意到、合理化,并且你传达到了这些信息,你的存在对他来说才会有价值,此时你给他的,就是他所真正需要的。这也是这篇文章着重讨论的。
首先需要知道,你为什么会在感情中,尤其是在感情快要破碎时,采取自毁?
自毁的本质是你没有学会在感情中架构自我的边界,所以你在感情中看似主动,其实是处于被动的那一方。
什么意思?这个女孩在男朋友提出自己意料之外的分手后,试图采取牺牲自己生活来让对方回心转意的方式。她想要和对方融合,这种心情太过于激烈,以至于产生了自毁。
如果这个女孩有完整的自我边界,她就会合理分析三个时间阶段下对方的需求:
1、对方为什么会提出分手,是因为之前我没有满足他的什么需要?
2、现在他的需要是什么,我如何去满足他?
3、我是否能预测他之后的需要,甚至是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需要,这样他才会知道,基于未来,他最好的那个选择还是我。
这样,围绕对方的需求展开的挽回,将之前、现在、未来都思考进去,行动起来才会有方向。
当然,这也是基于一个有完整自我边界的人会采取的方式,我还是我自己,我在之前感情中没有做到的是没有发现他的本质需求,现在他分手了,我成为一个敏锐的人,发现了不就得了。为什么非得要死要活,自我拉扯,在他面前那么卑微??
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1、不信任他人:
这个厌食的女孩在之后的咨询跟我透露,之前有一次他们在讨论女明星,她说某某某是一看就是“绿茶”,他男朋友说人家挺好的啊,温柔大方,怎么绿茶了?她一听这话就特别生气,觉得他就喜欢绿茶这一款,还说要是绿茶出现,他男朋友肯定中招,然后就会抛弃她。之后男朋友哄了她一天,她才不提这事了。
我听后哭笑不得,跟她说:“你为什么这么不信任你男朋友呢?”
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就那么想的。
我问她:“要是你是你男朋友,听到他说这样的话,你怎么想?”
这次她沉默了。
也有一些女生,披上女强人的外衣,拒绝情感,我之前接过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女生,她给人感觉很自信,可对于爱情她一直很回避,她的原话是:“我这样任凭自己沉湎爱情,如果我去信任他,他就会看轻我,然后抛弃我。”
有意思的是,这种感觉她对周围的女性却没有,也就是说,她会完全信任女性,却不给男性被信任的机会。
这就是感情中典型的对对方、甚至对感情本质的不信任。你不信任他爱你,你不相信你在挽回时具有魅力,你不相信你在他心里一直是特别的。
可事实就是,他还对你有依恋,你在他眼里就是一直有魅力,你在他心里也一直都是特别的——而很多人却不敢去拥有这份肯定。
而为什么这个男孩要提分手,因为你给他的那一份爱,在他眼里没有了一定的价值。
感情的本质其实是等价交换,就像薛兆丰说的:“结婚就是办企业、签合同。”在感情中你们各自拿出自己有价值的那一部分,皆为各自所需,感情才会长久。
这里的各自所需,有情感需求、自尊需求、认可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你要做的,就是清晰定位对方需要什么需求。
你已经全方位分析了对方了,你还能对他产生不信任感吗?这个时候,对这份要挽回的感情你就一定会有一种自信、胜券在握的感觉。
2、负面最大化、正面最小化,将对方行为夸张化
顾名思义,就是你会放大对方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事情,而看不到对方的一点好。
这个女孩就是这样,她与男朋友那次关于“绿茶”的争吵,就让她无限放大,最后得出结论:他没那么爱我,所以也挽回不了他。她还对我说:“我找不到一点他还爱我的迹象。”因为对方的一点负面举措,就会让她对全盘给予否定。
同时她也会将对方对她的好视为理所应当的,就像她把男朋友哄她一天也当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在我的引导下,让她回忆起他男朋友还爱他的证明:
“他还是会给我有意无意的跟我提及我们之前的生活,我觉得他还在留恋。”
“其实那天他只是在跟我发表他对某个人的看法,看法是看法,这并不代表他不爱我了。”
3、个人化
个人化指你会在感情中将任何原因都指向自己,且常常伴有普遍化。
就比如还是女孩和前男友关于“绿茶”的话题,她就会觉得这个话题是指向她的,她不是绿茶,这个男生又向着绿茶,没有向着她说话,所以他不爱自己了。
又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女孩,她觉得她和男性是没有未来的,在潜意识里她对爱情持有怀疑态度,这种态度泛化到了所有角落,被她普遍化,她会觉得她和任何男性,在以后的任何一段感情里都会是这样,她都会丧失主导权。
4、害怕独处
害怕独处,即害怕自己一个人时面对自己内心真实冲动和欲望,担心自己控制不了它。所以才会一个劲儿和他保持联系。
你害怕什么?不就是害怕他再次拒绝你?快速找到下一个对象吗?
我先告诉你,你是个幸运儿,在刚分手后短期内,你的前任是不会立马移情别恋的。因为这段时间他也在消化你们这段感情,要给这段感情在他生命代表着什么给一段说法,而且他也不会那么快定下这个说法,因为他也还在犹豫,他到底是怎么看待你的。他内心里还是期望,期望你能给他来下这个定义。
所以你别因为害怕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一心想要压抑这个可怕的潜意识,就昏了头,抱着勇敢、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心态去找他,告诉他你还忘不了他,求求你跟他复合。你试试,这个时候对方肯定沉默,或进行被动攻击与测试,然后你立马又不知道该回什么了。
因为你这句话一点关键信息都没有,这只是你的想法,你的感受,你对他做了什么,在哪体现?
好,如果你想知道你为什么会产生不信任、不敢在感情中独自面对、过分夸张化对方对的心理,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就请继续看下去。
幼儿时没有经历完整的、积极的独处经验,从而使你一直没有完成自我边界的架构的这个人生目标。
你心中的母亲形象(此时的母亲形象不一定就是指妈妈,而是幼儿时给你最多支持与温暖的那个人,也可能是爸爸)没有给你提供良好的独处经历,他们会让你一个人待一天,你有接触需求时他们可能也会比较迟钝,他们会让你觉得你自己的需求没有那么重要,总要让你被迫妥协,总之没有敏感的体会到你的情感需求。这样的你也不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你只能等别人来满足,等别人来主动,你也没有能力在一个人的时候倾听自己的声音,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你一直回避孤独,你打从心底觉得孤独很可怕——孤独会让我一个人,求求你,别让我一个人。而这种感觉会延续至成年,渗透到每一份感情经历、每一个感情决策当中。
就像这个女孩,她会在嗅到感情中的破碎信号时,过分警觉,这代表的危险!她要立马行动,而不是合理评估。她会在感情中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