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具有发病年龄早、患病率高、自杀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在不同的状态中,患者的情绪、认知、活动水平等都会表现得有很大差异。
躁狂发作
根据ICD-10,躁狂发作有两个亚型:轻躁狂与躁狂发作。
轻躁狂发作
符合以下至少三条症状至少持续4天,且对个人生活工作有影响:
1.活动增加或坐卧不宁;
2.语量增多;
3.注意力难以集中或随境转移;
4.睡眠减少;
5.性功能增强;
6.轻度的挥霍或风险行为,不负责任;
7.社交活动增多。
躁狂发作
符合以下至少三条症状,且持续一周以上:
1.活动增加,坐立不安;
2.言语增多,语速变快,滔滔不绝地讲很多不同的话题;
3.思维快速运转,意念飘忽不定;
4.注意力难以集中或随境转移;
5.容易被激怒,情绪兴奋高涨;
6.睡眠时间减少,食欲下降;
7.过度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完成任何事情、非常有影响力;
8.做有风险的行为且不考虑后果,如暴饮暴食、赌博等;
9.性欲亢进。
躁狂发作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社会功能受到严重的损害,可能还会给别人带来危险伤害。
抑郁发作
(和普通抑郁症的症状类似)
以下症状符合至少五条(且必须符合悲伤绝望感或低动力二者其一),并持续两周以上:
情绪症状:
1.感到沮丧、低沉、空虚;
2.绝望感。
行为症状:
1.失眠或嗜睡;
2.食欲突然增长或下降;
3.体重变化;
4.疲劳,低能量;
5.活动缓慢、减少;语速减慢。
认知症状:
1.对日常活动动力减退,提不起兴趣;
2.低自尊,负罪感;
3.反复出现自杀意念。
躁狂或抑郁这两种状态会反复循环出现,或是不规律地交替。在躁狂和抑郁之间,多数患者会有一段相对正常的无症状间歇期,但间歇期并没有固定的出现规律。有的患者甚至会体验两种症状同时混合出现。
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好吗?
双相情感障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研究显示,在一次急性发作之后,1年复发率约40%,2年复发率约60%,5年复发率约75%。
但在科学规范的治疗情况下,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获得规范治疗后取得明显改善,甚至临床痊愈,而长病程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复发率。
因此,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除了主要的药物治疗手段,还应联合多种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如物理仪器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指导等。
一、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原则:
(1)安全原则:药物治疗必须在确保患者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急性期患者往往具有冲动性、攻击性,或自伤风险比较大,一般建议选择住院治疗。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随时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2)联合用药原则:由于双相情感障碍具有病情复杂、临床症状多样、病程长等特点,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满足一个患者各个治疗阶段、各种临床相的所有治疗需求,一般需要联合用药。
2.药物治疗分期:
(1)急性治疗期: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一般情况下需要6-8周的时间。
(2)巩固治疗期: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药物剂量与急性期相同。一般抑郁发作的巩固治疗时间为4-6个月,躁狂或混合发作为2-3个月。如无复燃,可转入维持期治疗。在此期间可以配合心理治疗,以防止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
(3)维持治疗期: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此期间,可在密切观察下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二、物理治疗
目前物理仪器治疗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电针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等,具体使用哪种物理仪器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确诊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
三、心理治疗与康复
联合心理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疾病复发率,减少住院次数和药物使用量,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和治疗依从性。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心理教育干预、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法、人本主义疗法、森田疗法、团体咨询疗法、暗示疗法、房树人测试、催眠疗法、家庭辅导治疗等。
综上所述,患者和家属都应该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充分信心,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好的疾病,但是我们的远期治疗目标是能够有效防止复发,同时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社会功能,减少药物副反应。
因此,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同时,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治疗,也十分需要患者、家属、其他重要关系人的协作与配合。
只有多方参与,才有可能保证有效和持续地治疗,争取更好地康复。
(文章源于网络,仅供心理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