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
情感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情感测试简介_情感测试玩法 > 情感测试玩法 > 就是这个东西,让我沉迷悲伤情绪无法自拔

就是这个东西,让我沉迷悲伤情绪无法自拔

发布时间:2018-1-7 23:10:07   点击数:

在豆瓣看到一个好玩的帖子,

好多女孩子说:

她们总是会「莫名感伤」——

有的是看了阖家欢乐的美好场景,

开始莫名鼻酸流眼泪;

有的是看到路边摆摊的老人,

会悲伤不已;

有的只是看了一场白鲸表演,

眼泪也会喷薄而出;

甚至有的女生只是煮个饺子,

眼泪也啪嗒啪嗒往下掉。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容易伤感呢?

为什么有的人还特别喜欢这种「难过」的情绪呢?

沉迷这种伤怀的感觉当中是否有害呢?

今天裤头就跟大家介绍一下,

跟这几个问题吸吸相关的一种荷尔蒙:

催产素。

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经历:看完一部悲情的电影、读完一本悲伤的小说,或者听到一些让你觉得很动情的歌曲,过后每次想起,都还会沉浸在那样伤感的情绪当中难以自拔。为什么我们没有亲历这些事情,却还是会忍不住沉浸在这种悲伤的氛围当中呢?甚至有些人就喜欢找这种类型的电影书籍音乐,迷恋这样的情绪渲染,把它们当做自己休闲时间最热衷的爱好。

《苏州河》

不要问我和电影君什么关系了……

常引用电影只是因为我曾是一介废柴文青大学生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现象:

当自己发生倒霉的事情时,总希望听到别人通过讲述他也很惨的事情,这样自己才能得到安慰(例子:朋友之间互相安抚、网上发帖求安慰);

当知道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某些缺点的时候,会高兴地抱团,并且很喜欢和这些人呆在一起(例子:喜欢说自己有“拖延症”、“〇〇强迫症”的人);

……

说到底人都一样,在经历了挫折之后,会在内心期待某种“救援”,这种救援不一定需要实际行动,可能只是感受到身边还有人“与我为伍”,这份“不再孤独”的心安感,就足够支撑他再次起身、继续奋战。

在我们观看悲情作品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分泌了“催乳素”和“催产素”两种不同的激素(它们常常会被人弄混),这两者顾名思义生理上都和分娩哺乳有关,但是其实无论男女,身体都会分泌,而且它们对我们的心理影响也大。

前者让我们感到“窝心”、“伤怀”,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后者被誉为“幸福的激素”、“爱情的激素”,让我们减少焦虑、增加平静和信任感,产生社交的冲动(比如自闭症患者的催产素分泌量就极低)。

因此在我们观看悲情作品之后,感受到的除了悲伤,其实还同时有许多其它杂糅的情感,例如怀旧、安定、温情、敬仰等等。表面上看我们只是看了一部难过的电影,哭得一塌糊涂,是“不高兴了”,但事实上看完电影之后,我们反而会对人群产生更大的包容力、对生活感到更积极更有信心,其实是“变快乐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想“看一部伤感的电影,哭一顿释放一下情绪”的原因了——悲伤和压抑是真的可以通过“悲伤然后痛哭”的方式来发泄的,因为它不仅给了我们一次难过哭泣的机会(来自催乳素),还给了我们原谅自己、拥抱自己、陪伴自己重新走向人群的力量(来自催产素)。

催产素这么好,能促进分娩、激发母性,还能提升恋人之间信任感和亲密感,增进社交能力,抵消忧郁……这么多优点,如果每天给自己注射一点,那不是日子过得美滋滋?

但是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催产素的功效,也并没有那么单纯。

比如关于催产素当中“增加社交能力”的作用,西奈山医学院的JenniferBartz就说啦,这个效果是分人的,对部分群体来说它不仅不能起作用,还可能会有反效果:

Jennifer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使用催产素,另外一组使用安慰剂,两周以后,两组人交换使用,保证他们不知道自己何时使用了哪种喷剂。过后,他们再让志愿者填写问卷,让他们评估自己最近对身边不同人的关系如何、以及成长历程中曾受过的教育方式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Jennifer发现,小时候接受了积极教育方式的人,在使用催产素以后,他们的确能更快地适应社交关系;而那些小时候接受了消极教育方式的人,他们在使用催产素以后,却加重了他们对社会关系的焦虑感。

还有啊,催产素不是还有增加亲密感的作用吗?但英国的一项科学实验发现,催产素能使处于热恋中的情侣更亲密;但如果两人关系本来就在走下坡,那催产素会放大负面情绪,使人们对恐惧和忧虑更加敏感。

也就是说,催产素会放大我们的情绪,不论这种情绪是好的、还是坏的。比如在“激怒实验”里,催产素就会放大我们的攻击性:

和Jennifer的实验类似的实验,在实验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机给他们使用催产素和安慰剂,然后再对他们进行“激怒测试”,最后对该人本身的攻击倾向,以及对伴侣的攻击倾向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如果这个人本身没有攻击倾向,催产素不会有让他发生改变;但是,如果这个人本身就有攻击倾向,那么催产素会加重他的攻击倾向。

这些试验都证实了催产素并非只有积极的一面,它更像是一种情绪催化剂:让好的变得更好,让坏的变得更坏。

第三个要介绍的实验,则跟今天介绍的催产素的第三个“副作用”有关: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CarstendeDreu教授找来名荷兰人,让他们三次吸入喷剂,至于哪次是催产素,哪次是安慰剂,他们并不知道。然后每使用一次喷剂,就对他们测试。就像大多英国人和法国人互相鄙视一样,大多荷兰人,跟德国人和阿拉伯人是相互瞧不上的。Dreu的测试就利用了这点。

他采用了著名的道德观测试:火车难题(TrolleyProblem)来进行检测——一辆火车失控,即将撞向铁路上的五个人,这时你手边刚好有个扳手,只要扳动它就可以让火车转向,撞向另外一条轨道上的一个人。那么你到底是救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Dreu针对荷兰人的特性,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修改:另外轨道上的一个人,换成了荷兰同胞、德国人、或者阿拉伯人之中的一个。结果发现,如果测试者吸入了催产素,比起阿拉伯人或者德国人,他们非常不愿意牺牲荷兰人。但是对于吸入了安慰剂的测试者们来说,无论那个人是谁,他们都更愿意牺牲掉一个人、而不是五个人。

在爱情里,催产素能使彼此变得更加信任和亲密,忠于彼此。但是,这个实验却发现,这种亲密和信任是有代价的:催产素使我们与爱人越亲近的同时,也使我们离其他人越远。

因此,与其说催产素增进了恋人之间的亲密度,不如说它将「自己人」和「外人」的概念,更加明显地划分出来:利己感越高,排他感也就越强。

总之,催产素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好东西」,在有些情况下,它却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副作用”。寻找伤感的艺术作品来让自己释放负面情绪压力,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解压方式,但如果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常常感物伤怀情绪化,其实对我们来说并非好事,因为这样会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处境的时候失去理智的判断力,习惯性首先寻求情感抒发、而逐渐失去客观冷静地处理问题的能力。

因此林妹妹偶尔当一当就好啦,想成为成熟有担当的大人,还是不能让悲伤冲垮自己喔——更加不要迷恋上这种被催产素冲刷的欣悦感,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跟毒品也没什么两眼啊。

作者裤头:情趣技巧小砖家,两性知识考据癖!学习更多性姿势、了解更多性知识,找裤头就对啦~可以加我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ax-alibaba.com/qgwf/13262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