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二)
注意事项:(答案在题目最后)
1.考试时间为分钟,满分为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B.埃及
C.希腊D.雅典
2.“在动物界也存在着‘教师’和‘学生’,存在着‘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这种观点属于教育的()。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3.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泛智教育思想”出自下列哪部教育著作?()
A.《康德论教育》B.《大教学论》
C.《理想国》D.《雄辩术原理》
4.第一个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洛克
C.杜威D.赫尔巴特
5.在一定的社会中,对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口因素B.政治经济制度
C.生产力水平D.社会文化
6.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这两个生长高峰期内,他们的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快得多,这种现象说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
C.不平衡性D.互补性
7.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8.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D.以上都不对
9.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
A.现代教育理论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D.实质教育理论
10.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根据这一观点,在中学教学中应贯彻()。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1.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验()。
A.信度高B.效度高
C.区分度高D.难度适中
12.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
13.当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时,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若仍保持不变,这会影响对问题的顺利解决。这个现象是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A.问题情境B.知识的迁移
C.原型启发D.定势
1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15.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A.悲伤B.激情
C.应激D.心境
16.慧丽最近情绪低落,做什么事都高兴不起来,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也提不起兴趣去做,有的时候会产生自我否定甚至自杀的念头。慧丽的心理问题属于()。
A.焦虑症B.恐怖症
C.抑郁症D.强迫症
17.王明上课总是喜欢故意做鬼脸、搞小动作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渐渐的他的这种行为减少了。这种方法属于()。
A.消退法B.系统脱敏法
C.认知疗法D.合理情绪疗法
1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从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哪一德育原则?()
A.疏导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集体教育原则
19.王倩认为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是不对的,因为不符合《学生手册》的中要求。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王倩的道德发展处于()。
A.服从惩罚定向阶段B.“好孩子”定向阶段
C.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20新入职的曹老师经常会反思同事怎么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工作怎么样,班里的学生喜不喜欢自己。曹老师目前处于教师成长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