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
在感情上,遇到条件好的异性,你会自动与之保持距离,认为和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敢于追求优秀的异性,在择偶上,你永远只会找平配甚至是向下兼容。
生活中,你不敢去奢望新潮的,时尚的,繁华的事物,认为这些事物不会属于自己,与自己无关,因此只安于接受低配的生活。
工作上,你缺乏挑战高薪的欲望与信心,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也没有这样的野心,于是拿到一个基本薪资便心满意足。
如果这三项都基本符合,你可能存在较强的“不配得感”。
不配得感,即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配得到一切美好的事物。不管是丰厚的物质还是美好的爱情,都与我们无关。
不配得感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缺陷,受不配得感所支配,我们容易进行自我设限,不敢去靠近我们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应该得到的事物。因此,我们的精神世界通常是贫瘠的,黯淡的,充满自我否定与怀疑的。
不配得感会成为我们通往幸福之路的绊脚石,在感情中的影响尤其明显。
我不由得想起了来访者小曾的故事。
小曾其实是个挺漂亮的姑娘,有不少男生前来示好。但是她的每一段感情总是结束得很快。
在与她交流的过程中,追溯到原生家庭,我了解到她从小家境贫寒。她说:“我不习惯打扮自己,因为我从小就是穿着东家西家不要的旧衣服长大,所以现在我对衣着方面要求很低,能穿就行。虽然我知道我现在长大了,这种心态不对。可是从小的物质匮乏让我形成一个条件反射—漂亮的衣服不是属于我的。”
抱着这样的心态,小曾在对待感情问题上也有些畏手畏脚。
每当有条件不错的男生前来示好,她就诚惶诚恐,认为自己“配不上”对方。
好不容易找了一个与自己还算匹配的男友,她又总是感到不安,担心对方不是真心爱自己,担心总有一天会以分手告终。
于是,在墨菲定律的作用下,这段感情真的很快就结束了。
一次次失败的感情,让小曾很是受伤,甚至一度悲观地认为自己就适合单身,不配得到爱情。
我们不难看出,小曾明显具备较强的“不配得感”。是这种心理状态导致感情上的失败,同时失败的感情经历又强化了她的不配得感。
爱情中,不配得感带来的负面影响:
1、缺乏安全感
我们前面说过,不配得感使得我们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配得到一切美好的事物。因为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总是会产生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内心里面极度缺乏安全感,总是会无端的产生担心:
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我
他是不是只打算跟我玩玩
他会不会哪天突然就要离开我
受这种心理状态的驱使,我们会不断的去向对方索取安全感,来填补内心的恐慌,比如:
经常查看对方手机
要求对方行踪报备
通过作闹的方式反复求证对方的爱
这种高压的情感相处模式,一定会逼得对方喘不过气来,最终选择离开。
2、自卑心理
与不配得感伴生而来的,是自卑心理。
因为从小就得不到同龄人能拥有的事物,于是内心深处默认为:我不如他们,我比他们差。
在面对感情时,我们会感到自卑,但是又渴望摆脱这种自卑心理,于是表现出两个极端,
一方面会去卑微地讨好对方,另一方面又对此感到愤怒:
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看不到?
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却不以同样的方式来回馈我,真是太没良心了!
我怎么会爱上这样一个自私的人,可是我却又离不开他。
形成一种又卑又亢的心态,这样的心理状态在感情中简直就是灾难般的存在。
对方一定会忍不住想要逃离,一段感情迅速宣告失败。
于是,由不配得感导致的感情失败又进一步加深这种不配得感—看吧,他果然不是真心爱我的,进入恶性循环。
生活中,不少人存在这样的心理特征。他们对于明明唾手可得的事物总是显得迟疑又犹豫,然后又总是以错误的方式将其推开,以证实自己最初的推断果然没有错。
不配得感产生的原因:
不配得感源于幼年的匮乏感。在我们完全缺乏任何自主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时,我们所有的需求都需要通过外界来获取,我们也只能全盘接受外界授予我们的一切。
此时,如果外界给予我们的反馈是积极的一面,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接纳被允许的,产生“配得感”。
反之,我们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外界授予我们的是负面的体验,就会产生“不配得感”。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说明:
1、物质上。
通常来讲,家境贫寒从小被要求懂事的孩子,在长大后很容易具备不配得感的特性。
因为在幼年时,孩子的所有依靠全部需要从父母身上获取,如果父母能接住我们的需求,我们就是安全的,满足的,坚信自己是可以得到,也配得到美好的事物。
反之,如果父母总是在哭穷,总是要求年幼的孩子要懂事,要体谅父母的艰辛。
久而久之,就会传递给孩子强大的匮乏感,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埋下一个信念:我是个穷人,我只配过这种贫寒的生活。与这样的生活相匹配的,是一个平庸的伴侣。因此,像小曾那样的女生,不敢去追寻优质的伴侣。
只给自己定义了一个低配的人生。
2、精神上。
如果孩子从小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如果孩子在索取爱的时候总是遭到拒绝。比如,任孩子哭闹不管不顾,不允许孩子撒娇,过早要求孩子独立懂事,成长为一个“小大人”。
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深处对于情感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连最为亲近的父母都不爱我,又能奢望谁能好好爱我呢。
这让我突然想起,父母反对孩子爱情的案例我们屡见不鲜。这些父母往往痛心疾首,想不通孩子怎么眼光这么差,找了一个自己哪哪都瞧不上的对象。
其实我真的想说,与其责怪孩子,不如回想一下,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你们有没有无意识的给孩子植入一个他不好,他只配得到一个差劲的对象,过一个糟糕的人生的意识呢?
弄清楚不配得感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想办法去消除这种负面的情绪。
我们前面有讲到,不配得感源于幼年的匮乏感。
因此,很多人会走进一个误区:
从小匮乏,现在我便拼命满足自己。
通过不停的买买买,满足自己从小被一直压抑的物欲,在消费中去享受自我满足的快感。
这种做法短期内的确能弥补我们精神上面的欠缺,即成年的我们能够代替父母的角色,满足我们的需求。
但是如果毫无规划不知节制,一段时间后,我们可能出现财务告急的情况,到时候,别说高档消费,就是勉强度日也可能会捉襟见肘。
于是,我们再度被打回原形,这时候留下的阴影可能会更深。
因为小时候,我们是无意识的,是被动地接受父母带来的一切。作为毫无生产力的孩子,怎么想都有几分无辜。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成年,然而依然只能让自己过这样一种相对糟糕的人生,这种失败无力感会更加把我们击败,最终溃不成军。
在情感上,用不停的谈恋爱,不停的换对象的方式,证明自己是值得爱是有人爱的,然而,这种急切的快餐式的爱情往往都不尽人意,最终留给我们的挫败感足以再次摧残我们脆弱的内心。
消除不配得感的正确做法:
1、增强自我效能感
我们需要在感情中去证明我们值得被爱,我们“配得到”甜蜜的爱情。
那么我们可以从小细节里一点一点地去论证这个结果。
从每天记下一件能感受到对方爱我们的小事做起。比如:
他今天给我买了我爱吃的小蛋糕
他陪我看了我喜欢的电影
他带我去了我一直想去的游乐场
随着天长日久的累积,“被爱”的信念不断得到正向强化,同时“不配得感”也会不断消退。
2、适度满足自我
除了情感上,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沿用上面的方式来取悦自我。
从小到大,逐渐去满足自己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正常需求。
比如,建立自我奖励制度。
A给自己树立一个小目标。
目标不要过高过远,就把握在我们稍微努力就能达到的位置,达成之后再层层递进。
B目标完成后给予自我奖励。
比如给自己购置一件平时舍不得买的较为昂贵的产品。
通过不断的自我满足,我们最终能与拧巴的自我达成和解。
3、打破自我设限
战胜内心的怯弱与回避。
努力去尝试以前不敢尝试的事物。只有迈出这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意识到原来这些我们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的事物也并非与我们遥不可及。
我想起以前在网络上刷到的段子:
从来没有吃过肯德基,一直以为特别贵,自己吃不起。有一天终于鼓起勇气带了大几千块钱准备进去尝个新鲜,才发现原来只需要几十块钱,并不比外面的快餐贵。
这就是一个成功打破“不配得感”的例子。我们可以作为借鉴:
不断的去解锁内心深处“不配得”的领域: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过上更为丰富多元的生活
大方自然的与优秀的异性相处
凭借自身努力获得丰厚的薪酬
当我们能够正常自然的追寻并接受一切美好的事物,不配得感终将烟消云散。
4、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不断的暗示自己,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父母已经尽力,他们自有苦衷,我们不能在父母的阴影下蜷缩一辈子。
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的确会伴随一生,但是作为长大成年的我们,断不可以以原生家庭作为借口以此逃避成长。
从我们逐渐长大,具备独立的思维模式以及健全的劳动力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应该对自己的人生全盘负责。
写在最后:其实,据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配得感,所以我们也不必视为洪水猛兽。读懂自己,与自我进行和解,就能坦然收获幸福。切莫一直深陷阴影,耗尽自己的一生来与之死磕。
心理测试:测试你分手后复合的概率
分手后你是否想过两个人还有多大的可能会复合?这套测试题帮你测试分手后复合的概率有多大,一起来试试吧
1、现在你的手机里是否还存着前任的联系方式?
是5分
否,全部删除了0分
2、你们分手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原因,家里不同意1分
异地恋,没有未来2分
TA认为我脾气很差,我们性格不合适3分
有第三者介入我们的感情0分
我们吵架之后谁也不愿意低头,一怒之下分手5分
我觉得TA脾气很不好,总是抱怨,被TA甩掉6分
3、以下四种说法,如果非要选一个你最认同的,你会选哪一个
一个人爱另一个人,就应该爱TA的全部,无论优点还是缺点,否则就称不上是真爱,顶多是喜欢2分
感情虽说是你情我愿,但是事在人为,对方的爱也是可以把控的,只要能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爱情就能被引导4分
强扭的瓜不甜,如果TA不想复合,我尊重TA的想法1分
感情世界永远不可能是平等的,想复合的那个人必然要不吝惜自己的付出6分
4、在表达一件事情上,你更看重
说话表述的精确程度2分
说话给对方感受到的强烈印象1分
说出的话周围的人是否感到舒服6分
说出的话所能达到的最终目标4分
5、你认为自己的情感上的基本特点
情绪化严重,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0分
自抑能力强,表面风平浪静,但内心情绪起伏大,一旦挫伤很难平复2分
一切都是浮云,天生不容易动怒,朋友都夸赞的好脾气6分
感情不拖泥带水,较为直接,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激动和发怒3分
6、曾经挽回过前任吗?
挽回过,但是被拒绝了,没有再继续挽回4分
没有,不知道对方心里怎么想的,不敢开口2分
挽回过好几次,对方很排斥,拉黑,不希望再见到我0分
试探着开过口,但是对方认为我们不合适,希望我找到幸福6分
完整版测试题及答案可私信获取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咨询师,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评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