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
情感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情感测试简介_情感测试玩法 > 情感测试玩法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发布时间:2023-4-23 13:30:47   点击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淡泊(bó) 淫慢(yín) 废墟(xū)B.坍塌(tān) 慷慨(kāng) 光秃秃(tū)

C.薰衣草(xūn) 山毛榉(jǔ) 戳(chuō)D.酬劳(chóu) 禁锢(gù) 啜泣(d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纯翠B.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帐篷

C.漠不关心 不毛之地 琢摩D.刨根问底 战战京京 嘶哑

3.下列各句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B.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望着镜中的两鬓白发,他不由得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B.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D.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汶川抗震救灾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5.写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两部,并写出作者。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照 夜 白

15年前,她丈夫去世之后,每次朋友操心她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提到即使考不上公立大学,私立的学费不低,也自信满满:“还好我爸留下一卷好画,大不了卖了。”

有一天,她果然抱着一个匣子来找我,一边打开盖子,一边说:“不得已,得卖了,您看看值多少?”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个手卷,题签上写着:韩幹照夜白。

我一怔,沉吟道:“韩幹照夜白?韩幹是唐代画马的名家。”

“是啊,所以我丈夫说这画是国宝级的。”

我没作声,慢慢打开手卷,看后确定这是假的,且不说画笔不精,连伪刻的印章都拙陋。只是我不知该怎么说。

偏偏她还喜滋滋地指着画:“乾隆皇帝也收藏过呢!”

我犹豫再三,还是心一横说:“抱歉!我得告诉您实话,这是假的!”

她的脸一下子苍白了,她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在椅子上,滑到了地上。

我赶紧过去扶,她却把手一挥,蒙着脸。看不到她的表情,我看到的是一片花白的头发。

“您确定?”她低着头问。

“确定!这是假的,原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她没再说话,站起身,很快地收好那卷画。临走,她用硬硬的声音说:“求求您,可别让我儿子知道。他要是问,就说是真的。”

后来有一次遇到他们母子,谈到留学,那大男生又自信满满地说:“我们不怕!我们有爸爸留下的无价之宝。”

我立刻心里一揪。

今年二月,我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才走进明轩,就看见一位男士正贴着橱窗看那幅著名的手卷。画中是骠壮硕骏、鬃毛直立、昂首扬蹄、想要挣脱缰索的白马,旁边有南唐李后主书“韩幹照夜白”。

男士见我靠近,微微让位,抬头。挺面熟,不是……

“我妈去年过世了,和爸爸一样,也是心脏病,走得突然。”已经在大学教书的男士有点儿腼腆,“我特地从芝加哥过来,看这幅画。”

“你们家……”

“我爸也留给我们一幅,假的,因为高中美术课本上印了这张画,我早就知道真迹在这儿。所幸我妈不知道,她一直认为是真的。”他笑笑,“也多亏那张假画。我怕我妈拿去卖,知道是假的,一下子崩溃,所以拼命用功,一路拿奖学金。”

“那张画……”

“我带到美国了,常看,觉得它比这幅真的还真,真是一匹仰首长嘶的‘照夜白’。”

走出博物馆,我站在门口好几分钟,心想是不是该回去,告诉他,其实他妈妈早就知道画是假的,只是又想起答应过他母亲……

我的眼前突然飘起密密的雪花……

1.文章以《照夜白》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全文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写母亲,找出其中两种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3.“儿子”为什么觉得假的“照夜白”比真的还真?联系全文,分点概括。

4.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儿子”这个形象有怎样的认识?

第四单元测试答案

一、1.答案:D 解析:D项中,“啜”应读chuò。

2.答案:B 解析:A项中,“翠”应为“粹”。C项中,“摩”应为“磨”。D项中,“京京”应为“兢兢”。

3.答案:C 解析:A项为比喻。B项为设问。C项为对偶。D项为比喻。

4.答案:A 解析:A项中,“行云流水”指飘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人、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用来修饰时间,不符合语境。

5.提示:从《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曹雪芹、高鹗)中任选两个即可。

6.B

二、(一)7.诸葛亮 三国 政治 军事

8.(1)达到远大目标。(2)增长才干。(3)放纵懈怠。振奋精神。

9.(1)君子的操守、品德,是用宁静来修身养性,用节俭来培养德行。 (2)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10.静 淡泊 立志 惜时

11.志是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12.(1)这是贯串全文的线索。(2)引起读者兴趣(能吸引读者)。

13.示例:(1)动作描写:“她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在椅子上,滑到了地上。”“扶”“滑”两个动词突出了母亲得知真相(画是假的)后受到的打击之沉重。(2)语言描写:“是啊,所以我丈夫说这画是国宝级的。”这句话表现了母亲的得意和自豪。(3)外貌描写:“我看不到她的表情,看到的是一片花白的头发。”母亲的头发是“花白”的,从侧面突出了母亲生活的艰辛。(4)神态描写:“偏偏她还喜滋滋地指着画”“喜滋滋”表现了母亲陶醉(喜悦)的心情。 解析:先确定描写母亲的方法,再选择典型的例子,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物心情、情感等。对母亲的描写中典型的例子很多,可以从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等描写方法分析。

14.答案:(1)它是父亲留下的念想(遗物)。(2)它凝结着母子之间的深情。(3)它是“我”和母亲的精神支柱。(4)它寄托了“我”对父母的怀念。 解析:这和画的真假无关,只和儿子对画的情感有关,可以从父亲的遗物、母子之间的真情、精神支柱、怀念父母之情的角度分析。

15.答案:(1)热爱(孝敬)父母。(2)体谅母亲(善解人意)。(3)为爱用心良苦。(4)有奋斗精神。 解析:从结尾处儿子与“我”的对话描写中,可以探究出其具有爱父母、体谅母亲、用心良苦、勇于奋斗等精神。

三、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目给出的核心词是“我”,对横线上所填的内容给出了提示。可以反其道而行,写“笨笨的我”“被丢弃的我”;还可以独辟蹊径,写“在春天放飞的我”“笑到最后的我”等。从提示语和上面举例的标题看,本次作文在文体上更容易写成写人的记叙文。“我”应该是自己最熟悉的对象了,选择自己最独特的地方,用富有真情的语言诉说自己的相关情况,这应该是每个同学都能做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ax-alibaba.com/qgwf/14027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