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
情感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情感测试简介_情感测试玩法 > 情感测试物语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4/5/31 9:31:54   点击数:
真皮下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6185610.html

部编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2单元测试

时间:分钟满分: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8分)

1.(本题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髻(jì)瞥见(piē)黝黑(yòu)意趣盎然(àng)

B.匿名(nì)顿挫(cuò)滞留(zhì)藏污纳垢(hòu)

C.炽热(chì)诘责(jié)骤雨(zhòu)筋疲力尽(jīn)

D.吹嘘(xū)佃农(diàn)窒息(zhì)丑陋可憎(zèng)

2.(本题3分)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荧光愚钝油光可签热泪涟涟

B.劳禄燥热任劳任怨和颜悦色

C.崎岖蒙味杳无消息微不足道

D.犀利粲然小心翼翼引人注目

3.(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你看他矫揉造作的样子,令人作呕。

B.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C.由于保护不力,古墓被疯狂盗掘,墓中文物荡然无存。

D.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难以挽回。做事忌随心所欲,做人须严谨慎重。

4.(本题3分)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爱我母亲”一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从文章所记叙的事件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能干、宽厚、仁慈、坚强、有远见的人。

C.本文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将所记的典型事例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D.本文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5.(本题3分)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德元帅晚年虽然疾病缠身,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党和国家赋予他的使命。(“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

B.通过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使我领略到了母亲对子女深沉而无私的爱。(删去“通过”或“使”)

C.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的年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在皖西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展开了开幕式。(“展开”改为“开展”)

D.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完善”和“建立”互换位置)

6.(本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中主语中心语是“门房里”。

B.“几本”是数量词,“上午”是名词。

C.“可以”是副词,“那”是代词。

D.“响得震天”是动宾短语,“学跳舞”也是动宾短语。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2分)

7.(本题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xī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zèng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辟。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ī利()    zèng亮()    甲胄()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_”,其正确写法是“____”。

(3)语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8.(本题6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接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辨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辩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jiàn),宛如小姑娘的发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绯红()油光可(jiàn)()

(2)文中有一个书写错误的词是_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

(3)语段中划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

(4)“实在标致极了”一句中“标致”一词的意思是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各题。(10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9.“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2分)

答: 

10.“这一声”指的是什么?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又是什么?(2分)

答:  

11.“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中“何尝”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联系全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现了鲁迅什么样的精神?(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5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捡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吧!

13.联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要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3分)

答: 

14.结合上下文,品味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答:  

(2)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

答: 

15.为什么说“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4分)

答: 

16.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4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15分)

(本题15分)文言文阅读

张孝基仁爱

许昌①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②。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侧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③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④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⒇”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颜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

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②如礼:按规定礼节。③就:得到。④怪:对……感到奇怪。

17.(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斥逐之斥:追赶

B.富人病且死且:将要

C.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何:多么

D.不复有故态故:原来的

18.(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C.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D.尽以家财付孝基(《张孝基仁爱》)

19.(3分)下列各句中,与“久之,其子丐于途”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

C.求石兽于水中(《河中石兽》)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0.(3分)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孝基孝顺守礼,在岳父逝世后按照礼节得体为岳父举办丧礼。

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21.(3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侧然谓曰:“汝能灌因乎?”

(2)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五、写作

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一位,深入交流,为他写一篇小传,不少于字。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6.D

7.(1)犀锃zhòu(2)躲辟躲避(3)比喻

8.(1)fēi鉴(2)成群接队成群结队(3)夸张或比喻

9.没有,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愤慨的感情。

10.日本学生喊的“万岁”。伤害了民族自尊心。

11.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国民愚昧麻木的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12.决定弃医从文。 表达了鲁迅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责任感。

13.“我”想吃螃蟹;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14.(1)神态描写,“咬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起双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境。(2)动作描写,“放声大哭”是因为既有为自己不能满足病愈儿子的要求而愧疚,又有为自己刚才的野蛮行为而自责,同时也为自己最后做出放回螃蟹的决定而高兴。

15.“不幸”的是:这只母蟹被我母亲捉住,不但要饱尝母子分离之苦,还将成为“我”的盘中餐。“幸运“的是:这只螃蟹碰到了一位能懂得母亲的心的好母亲,最终被放回溪边,免遭劫难。

16.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17.A

18.D

19.C

20.D

21.(1)过了许久,富人的儿子在路上讨饭,孝基见到他,同情地说道:“你会灌溉田园吗?”

(2)富人的儿子渐渐地能够自食其力了,孝基对此感到奇怪。

22.提示:(1)要了解自己想要写的同学的个性特点,更要尽可能理解其内心世界。(2)不要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要着重表现的特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

例文

我最要好的朋友

她,个子高高的,一张普通的脸上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眼睛,鼻子和嘴,当然,要是与别人不一样不就成了怪物了吗?她缺点很多,但也不是没有优点;只是优点永远被缺点覆盖,但越是这样,她越是高兴,她因自己缺点产生战斗力,并不断改正、提高。

她很多变,时常骄傲,又时常谦虚的不得了。但这也是有针对性的。对于自己比较擅长的科目,她总会以胜利者的姿态面对,这样的性格使她就像掌拓者一样,掌握的好,她就大获全胜,一切顺利,而掌握不好时,那可就倒大霉了,但不管多少倒霉对她都是无用的,因为在六年的成长中太多的失败使她锻炼成一个不怕挫折,坚强的女孩。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她这却摇身一变成了“女儿流汗、流血、不流泪。”虽然挺荒唐的,可这却是她向所有人诠释的内心世界。   

她爱书。尽管她的书不能存放的崭新如初,但是却绝不会让书受一点磨损,因为她认为书是生命。那是一个小王国,她不忍心让任何一本“王国”发生“战争”。她爱写作,但她绝不会让敷衍的作文出自她笔下,因为这是对自己,对这篇文章,更是对读者最起码的尊重。   她,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虽然是班长,但却讨厌别人因为这一职务而讨好自己,因为她认为同窗之间要的是真正的同学之谊,而不是一种威慑。   

她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对某些人来说可谓难于上青天,但她却不怕,因为她把这当作一种挑战。而“挑战”这个词也是一直激励着她,她的每一步成功,都预示着她战胜一项“挑战”,同时也开启看新的挑战任务。   

她,很普通,甚至身上没有一丝让人入眼的地方,但却能勇敢地向着心中的目标奋进,知道她是谁吗?不错,她就是我。在这个充满温暖大家庭里,我将以普通人的`角色去绽放出我本有的光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ax-alibaba.com/qgwy/14068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