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
情感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情感测试简介_情感测试玩法 > 情感测试答案 > 命名情绪帮助孤独症儿童理解表达情绪

命名情绪帮助孤独症儿童理解表达情绪

发布时间:2017-1-2 11:39:34   点击数:
通常认为,孤独症儿童在理解情绪方面具有明显的困难,难以对情绪做出适当的应答。而这种能力的不足,会影响到他们对别人情绪和事件的理解。为情绪命名,理解他人的情绪和事件的感情色彩,有利于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友谊,理解社交规则,改善心理健康。虽然有许多的实验和教学试图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但均建立在非语言的情境下。而对其该方面的能力训练种,教会他们与情绪相关的词汇是十分重要的(如:高兴、悲伤)。基于此,英国斯望西大学的Kevin等人设计了针对孤独症儿童理解、表达情绪能力的教学程序,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设计被试:10位孤独症儿童年龄范围:6.1-9.6教师:ABA治疗师环境:被试家中时间:每周五天,每天持续20分钟材料:情绪卡片:高兴、悲伤、生气情境卡片:代表一定情绪含义的情境,包括高兴、悲伤、生气研究程序基线期——为他人的情境命名情绪在被试面前的桌子上放置3张不同的情境卡片,然后交给被试一张情绪卡片(高兴、悲伤或生气),要求将情绪卡片放置在适当的情境卡片上。若匹配成功,记为正确,若10s内未作出正确匹配,记为错误。该环节持续20个回合,不提供反馈。辅助式的情绪匹配

该阶段的教学流程仍然延续基线期的步骤。但是增加了两个环节——辅助程序和对正确反映的反馈。在匹配过程中,教师给予肢体辅助和适当的语言提示(如,将开心的表情放在过生日的小孩旁边)。然后逐渐将辅助减弱,将表情卡片放在对应的情境卡片上方,然后要求被试匹配(如图)。若匹配成功,则给予口头奖励。该阶段的掌握标准为:连续三次训练的正确率达到%。

独立的情绪匹配该阶段的训练延续上一阶段的流程,但取消辅助,由被试独立完成,若匹配正确,给予口头表扬。掌握标准为:连续三次训练的正确率达到%。为他人的情境命名情绪

在这一阶段,在桌子上放置三张情绪卡片和三张非情绪卡片作为干扰物。然后给被试呈现一张情境卡片,要求被试选择适当的情绪卡片与情境配对(如图)。教师可进行口头提示,例如:这个小男孩在过生日,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该阶段的掌握标准为:连续三次训练的正确率达到%。

维持评估阶段该阶段重复基线期的操作,评估被试在经过训练后的表现,持续4次。泛化测试1——未训练的情境该阶段的程序重复基线期的过程,但将情境图片改变,换为被试不熟悉的情境,依然包括高兴、悲伤和生气三类,要求被试进行匹配。整个过程不给予反馈,进行20回合。泛化测试2——关于自己的情境该阶段目的在于测试被试是否能够为自己在新情境中的情绪“贴标签”。在测试中,呈现3张新的情境卡片,卡片中的情境与被试日常生活相关,此外还增加3张干扰情境卡片(非情绪的)。教师提问:“什么让你开心/悲伤/生气?”,被试需要根据教师的提问选择正确的情境。整个过程不给予反馈,进行20回合。研究结果由图可知,基线期的反应正确率很低。在匹配训练阶段,被试的正确率显著上升,并且在维持期,被试的正确率并未下降。分别以情绪类型和测试阶段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可知,两变量间无交互作用,测试阶段有显著的主效应,F(4,36)=.12,P.。对基线期和其余阶段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均有显著差异。注:MTS:matchtosampletact:命名在泛化测试阶段,被试平均有75%的正确率。在被试测试1的正确率均高于测试2。三种情绪类型的正确率无显著差异,泛化测试阶段的正确率与基线期有显著差异。总结该研究以训练孤独症儿童对情绪的应答能力为目的,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了该训练程序有利于儿童理解情绪语言和情境。并且这种能力可以泛化到新情境和自我情绪体验中去。因此,我们还可将研究进行扩展,扩展到更丰富的情绪和情境中,以帮助孤独症儿童情绪、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更好的发展。内容整理:任媛,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研究生参考文献:KevinConallen,PhilReed.Ateachingproceduretohelpchildrenwithautisticspectrumdisordertolabelemotions.ResearchinAutismSpectrumDisorders,,23:63-7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本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小孩得白癜风能治愈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ax-alibaba.com/qgda/12932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