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修行作业
华南
《陀罗尼自在王经》云:欲证得远离一切垢染的断菩提,应当按照次第首先谴除粗垢,之后消除细垢,最后除尽极细垢。有从粗至细除垢的过程。
这段经文后学感受也颇深,前几年烦恼障极其粗重,什么念咒,打坐,等等根本就静不下来,而且当时对于佛法的理解是相当狭隘的,就知道学佛的人一定要打坐,一定要磕头,一定要读经,念咒。因为别人都这么做,好像自己不这么做就不是一个学佛人一样,完全不知道任何的次第以及老师的引领。导致后来越学烦恼越重,越来越没信心。就像本来脚上有枷锁,想要用手去解除,哪知道学了佛之后反倒给双手又增加了一副枷锁,想想真的是挺可笑,挺感叹的,可能很多初学佛的朋友有很多与后学类似的经验。千善:此言极为贴切。
后来通过心理咨询和千善老师的引导,以及自己对于面对习气上的努力,渐渐地发现自己身心开始清净了,现在才知道这是由于次第的关系,先去除极其粗重的污垢,再能谈别的事情,否则外表表现得再怎么像一个学佛者都是徒劳,甚至现在觉得以前心理咨询的那个时候,后学也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修行阶段,去除粗重烦恼垢的阶段,当初的层次太低。广论当中有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按照这个来分的话,后学觉得自己应该是从下下士道开始往上爬的。
后学的性格是很急躁的,也算是一大弱点。之前总想着能遇到某位高人,或者是某个大法,让后学一日千里,跳级成长。不去面对那些自己不愿面对的习气和执着。千善:贴切。其实心里也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学偏了,但就是不愿承认,到最后实在没啥进展的时候,还是得回过头来,面对自己,按照次第来。本身自己的性格是很急躁的,但是,必须要让自己耐着性子,慢慢往前走,刚刚开始很痛苦,因为收效甚微,不过几年一过,发现自己已经成长进步了,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真的比什么都重要。而在这过程中也让后学学会了耐心。真的是祸福相依。从最弱处起修。
学习了这部论典之后真的感觉佛法太伟大,传承诸师太慈悲,学佛的道路真的很宽广。无论你是什么层次,都可以学佛。像后学这样烦恼极其深重的凡夫都可以在学佛的过程中体验到身心越来越舒适,千善:这是极其重要的感受。这样就更加有往上走的动力和勇气。所以学佛人对佛法理解的宽广性真的很必要。非常赞叹千善老师的宽广和深邃。很多学佛人就是因为对佛法的理解狭隘了,所以会越学越烦恼,后学很有福报,在千善老师的调教和指导下,这方面已经应该没有挂碍了。再次感恩千善老师!
/11/21
千善:当一个人能十分贴切的描述自己曾经的烦恼和不足。往往意味着他能看清过去的自己。当一个人能看清过去的自己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他已经解脱和开悟(不是大彻大悟,不是究竟解脱,而是在那个烦恼的层次下解脱,那个烦恼的基础上解脱。)
目前这个时代,有一种心理问题叫做强迫症。什么是强迫症呢,就是总是焦虑不安,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有漏洞。水龙头有没有关好啊,门有没有锁好啊,走出去很远,回头再检查一下。有的人每天要十分认真的检查所有的东西。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有个重要的词语,叫做接受。或者接纳。其实接受也好,接纳也罢,都是在说放下。
所以,他觉得学习时间长了,身心越来越舒适就是对的。其实这是个十分难得的现象。
说到底,我们真正欠缺的,我说我们目前整个人类,真的缺少舒适。舒适其实是个十分奢侈,十分贵重的身心感受。你就是再有钱,豪车别墅,天天歌舞狂欢,你可能是快乐,可能是狂喜,但是你不一定会舒适。舒适,意味着身心的平衡感,以及一个融洽的状态。
毫无疑问,这就是强迫症患者们梦寐以求的接受和接纳。
同样的道理,我经常觉得很多修行人,学佛的,患有了严重的学佛强迫症,修行强迫症,没事天天在那里觉得我业障深重,我要下地狱了,我要做畜生了,一不小心爆个粗口,也十分的恐惧不安,看到别人抽上几支烟,喝两口小酒,也看不下去。某一天忘记拜佛了,也十分懊悔不已。这种人真的不是故意看人和看自己的过失,而是发自内心的真的对自己很负责任。他们是道德的典范,修行的典范。但是他们有一个小小的缺点:过的很不快乐,活的不舒适。
在年少轻狂的日子里,千善能辞亲割爱出家,说明我也曾经被佛法里的高尚和完美感所折服。全力以赴的追求过。但是如今,我慢慢觉得,佛法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享受。他有点像沙滩上晒太阳,冬天吃火锅,累了躺在沙发上的感觉。而不再是咬紧牙关的精进勇猛。
我们需要认真理解的是,每一个清晨,当我们张开双眼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其实是一个极其浩瀚的世界。
免责声明:
本平台的佛法内容是千善所讲述。有些是千善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边引用了佛经和高僧大德的语录。本平台都会申请原创。但是,任何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