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孩子在学前班或进入小学后,会爆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孩子情绪失控,有的孩子师生关系紧张,有的孩子学习无法集中精力,还有的孩子出现各种极端行为……
孩子在学校里面无所适从,家长在学校外面着急担心。这成为了当今教育的现状。
这是因为,孩子们进入小学后,从简单的以家庭和幼儿园为主的社会环境,一跃进入了更加复杂的学校环境。在我国以应试为主的学校环境中,他们要承担突如其来又十分重要的学业压力,要与充满绝对权威的老师处理好师生关系;接触到更加复杂的伙伴关系,不能再像幼儿园一样自由自在的玩耍,而要成为自律自控的小学生……
这些对于成人来说都要下很大功夫去应对的挑战,却要让孩子在小小的6、7岁就去面对。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处理不当,此时的孩子情绪和行为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力”!
“社会情感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情绪、智力、生理以及成功和幸福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背景下诞生的。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
毫无疑问,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取得成功和幸福。而情绪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将是达到“情绪健康”的有效工具。因此,在美国的许多学校,人们正在开始设立情绪学习方面的课程。
社会情绪学习,包括学会如何对社会和情绪信息进行编码、解读、推理、表达和调节。SEL课程所获得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
(摘自: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