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发作也称为急性焦虑发作,其中“急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感受的剧烈变化,濒死感、失控感;一个是来得快消褪的也快,一般10分钟以内达到巅峰体验,一小时内恢复平静。
惊恐发作的应对策略:
我有个患者曾经平均每周惊恐发作一次,感受深切自不必说。今天就来谈谈惊恐发作如何应对以及如何根除。下面我们看看以下惊恐症状。
1、头皮发紧,头顶部按压感;
2、上排牙齿到太阳穴有按压感;
3、太阳穴蚂蚁爬;
4、太阳穴有羽毛/绒毛类挤压感觉;
5、喉咙堵住/异物感觉,如鲠在喉;
6、后/侧头皮胀痛,用手按压头皮,会找到疼痛的神经节;
7、后脑钝痛,与受到严重撞击后的感觉类似;
8、喉咙平滑肌痉挛,舌根稍用力能明显感觉痉挛感;
9、血液涌向后脑部位的感觉;
10、上部头皮随心跳节律大面积钝痛;
11、舌头感觉异常,像是有苦涩的感觉;(出现于惊恐发作)
12、头晕,此时用手抓头皮则头晕消失;
13、脖子上感觉有异物,忍不住去触碰;
14、口水极多,忍不住去咽喉水;
15、头部某位置有节律的点状疼痛;
16、眼皮跳个不停;
正常情况下:
瞪羚看到豹子会激发它的肾上腺素,为逃跑提供足够的生理资源(血压、心率、ATP)。虽然惊恐发作我们并没有面对真实的危险,但这种危险是主观切实感受的,本质上没有差别。所以,一定要告诉自己,惊恐发作只是本能的调用,不会伤害你的身体。
初次惊恐发作后,不要让疑病蔓延:惊恐发作是由于恐惧情绪激发了肾上腺素激增,导致生理指标的强烈变化,并非器质性病变。
患者最初就因为对惊恐发作存在认知偏差:发作当天以为是卒中或心脏病,虽然进行了急诊排除了初步的风险,但自己依然希望能够全面的排查,导致等待挂号期间自己不断的强化疑病行为,耽误了最好的干预机会,陷入疑病的怪圈。
惊恐发作剧烈程度存在生理上的天花板:也就是说,当你被惊恐发作恐惧感淹没的时候,一定不会无限的强化这种濒死感受,因为惊恐的生理基础是肾上腺素水平,这个指标实际上是有上限的,达到一定的阈值就会受到大脑的调节,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
请务必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测试加老师免费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