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琳子祝晨希酷炫脑收录于话题#情绪自救指南10个
Via:Folioillustrationagency
作者
琳子晨希
审校
酷炫脑主创
朗读
胡恩
美工
老雕虫
编辑
坚果迪
生活和工作中,不免遇到各种令人烦心的事,如何在烦躁中理清思绪、保持冷静,是身心平衡的重要技能。
生活中,我们可能都为一些小事感到焦虑或烦躁过。
比如在公司忙碌了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顽皮的熊孩子却把玩具撒了一地;
很久没有和朋友聚会了,本来约好的朋友却突然放了鸽子;
早上充满精神地来到公司,打算认真地工作一天,结果老板和同事丢了一堆任务过来,手忙脚乱不知道从何做起……
Via:AnaHard
烦躁让我们对自己和他人充满了不耐烦,不仅降低做事情的效率,还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印象。
对大多数人来说,烦躁是一种正常情绪,无需过于担心。引起烦躁的常见原因有工作和学习压力、身体不舒服、同辈压力、悲伤等。只要引起压力的事情得到解决,烦躁的情绪就会自然消失。
但是,如果烦躁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引发攻击性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并且原因不明的话,就要警惕心理和身体上的一些障碍。
01长期烦躁,会有什么后果?
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会加重烦躁情绪,进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荷尔蒙失调的问题;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和阿尔兹海默症也有可能让人变得暴躁易怒;另外脑外伤也有可能让一个原本温和的人性情大变。
19世纪一个非常著名的脑损伤个案:费尼斯盖奇。盖奇原本是美国铁路上的一名工人。有一天,由于爆炸事故,一根又粗又硬的钢筋从他左下脸颊穿入,从左眼后面通过直到穿出了额头上。
Via:HarvardBrainTour
很多人都认为他会死,但他最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除了左眼失去了视力,他基本上恢复了健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盖奇的性格变了。
原本他是一位温和友善的青年,和同事们相处得很好。受伤之后,他的性情大变,变得暴躁易怒、粗话和谎话连篇,嗜酒赌博。
后来研究发现盖奇的大脑左侧额叶部分受到了严重损伤,这部分脑区受损,会使病人在冲动抑制和对事件的理解上出现问题。
Via:TheScienceofPsychotherapy
盖奇的案例点燃了神经科学家们和心理学家们的热情。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关于烦躁的神经学机制的研究层出不穷。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压力情境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进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以及谷氨酸和乙酰胆碱的过度释放。
儿茶酚胺的增加会增加大脑边缘系统中杏仁核的兴奋,加剧条件性恐惧反应,使人们过度放大压力情境对自己的影响,容易做出过激反应。
02心理上,如何理清情绪?
朱利安福特和乔恩沃特曼教授在《脑科学压力管理法》一书中提出“SOS法则”。“SOS压力管理法”通过专注于当前最重要的事件,调整大脑面对压力时的警钟反应,从而缓解压力。
SOS指的是:Stepback(抽身),Orient(定向),Self-check(自测),是面对压力时帮助我们缓解烦躁的三个具体步骤。
Via:SlidePlayer
1.Stepback抽身
我们之所以感到压力过大,很多时候是因为把压力源看得太重,过于担心结果。因此,我们需要先从压力源中抽离出来,即抽身。暂停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