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十一长假中,我做了一项调查,我问了很多来咨询的小伙伴,你们分手后为什么想挽回对方,小伙伴们也很给力给了我很多种理由。
其实在众多答案中,永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还爱这个人。
在相爱的时候,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让对方渐行渐远,我们浑然不知,直到分手的那天,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做错了什么,错过了什么。
就有的人会跟我说: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我感觉我哪哪都对,但是怎么分手了,我才发现其实我做的那些完全是错的呢?
其实这句话说出了很多被分手的小伙伴的心声,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嘛,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是这么个道理。
但是,我觉得在谈挽回之前,不如我们先给自己冥思的一个时间,去认真思考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挽回?这关系是否值得去挽回?
要知道一段亲密关系从依赖模式到厌烦的状态,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而相爱的人会分手,不是因为爱情结束了,而是因为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导致了感情结束,但是爱还在。
所以你要问问自己,在这段关系中,你到底多爱对方,如果你觉得这辈子除了TA,你不会再爱上任何一个人,那就请你坚持把挽回这件事进行到底,摒弃一切障碍和阻挠。
如果你觉得,你想挽回对方只不过是出于不甘心,或者是沉没成本,那我的建议是,明天会更好,放手就是两个人都会收获快乐的选择。
你是否能接纳对方的缺点和有效的解决矛盾?
客观的分析一下,你们两个人是否有共同的价值观,在生活方式上,是否能朝着同一个目标和方向一起努力,并且达成生活态度的一致性。
如果说,分手之前你们因为各种矛盾吵架、争执,彼此都不肯忍让,如果你挽回成功了,在相处中出现矛盾,你们还是一如既往,那么也会面临第二次分手的危机。
在挽回后的相处中,是否可以妥协,并且能接纳对方的缺点,面对争吵你能作为一个领头羊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TA是否,是那个所谓对的人。
和TA在一起,你很有安全感,这个人能带给你无限的快乐,在你伤心的时候,会耐心的哄你、安慰你,在你不舒服的时候,能细微的观察到你的变化。
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TA都会是你背后可以依靠的力量,只要有TA在,你就感觉生活是美好的,情绪是有价值的,对未来是充满了满怀期待的。
又或者,对方是善良的,是有责任感的,只要有TA在,你从没有羡慕过任何人的恋情,你理性中的幸福,从来都是跟TA在一起。
你有挽回的决心吗?
其实我们都知道,挽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分手是长时间的负面情绪积累,而挽回中,要消除这些负面情绪,也是需要一点点的淡化。
简单来说,挽回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自我意识,需要有勇气面对自己所犯的错,并且敢于挑战自己的底线和框架,以及作为一个主动的角色去调整亲密关系的失衡感。
那么挽回,就是一个时间的攻坚战,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久,那么就是考验你决心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坚持在这条最难的路上走下去。
那么言归正传,我们如何有效地挽回前任呢?
Ⅰ、放下眼前的问题,换位思考,找到分手的根源。
很多人遭遇到了分手,第一反应一定是带着十二分的歉意,向对方致歉,用一脸诚恳的态度告诉对方:我知道我哪儿错了,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
可这样做的效果,是完全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你只是单纯的看到了流于表面的问题,没有意识到分手的真正原因,那咱们说,不经过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是很难化解矛盾的。
而被分手初期的你,只想着要留住对方,因此你看到的问题,只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爆发出来的矛盾点,这就犹如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在心理学上,有个沙堆效应,(Thesandeffect)是由美国学者巴克提出的一种理论,寓意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研究中,巴克等开始堆沙实验,当沙堆高到一定程度,落下一粒沙子可能导致整个沙堆发生细微移动。沙堆一旦达到某种临界状态,每粒沙子与其他沙粒就处于一体性接触状态,只要再有一粒沙子新落下去,都会产生一种力波,到了后来,沙堆的结构将随每粒新沙落下而变得脆弱,最终发生结构性失衡----坍塌。
也就是说,让沙堆坍塌的,不是一粒沙子,是很多粒沙子,那么分手之初,如果你不能理性客观的看待过去的问题,而只是那些流于表面的问题,就相当于我们潜意识里的那一粒的沙子。
那么我们就要放下眼前的问题,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整个爱情的走向,起初你们的爱情是甜蜜的,但总会有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可能在你看来没什么,但是也许很早就在对方的心里埋下了隐患。
然后日积月累,愈演愈烈,而你只看到了击垮爱情的最后一粒沙子,却没有感同身受地意识到给对方施加的每一次压力,或者是递增给对方长期的负面情绪。
所以,找到破坏亲密关系的每一个点,就是我们挽回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只要找到了那些个分手的原因,你才能在道歉中,击中对方的软肋和在乎的痛点,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道歉中的真诚。
错误的做法:
正确做法是:
Ⅱ、学会空间抽离,给情绪降温,淡化负面印象。
那我们都知道,对方刚跟你分手,这个负面的情绪还处于一个饱和的状态,对你的不满情绪浓度还很高,这个时候,你就要给对方时间和空间,让对方去沉淀这些垃圾情绪。
而所谓的空间抽离,就是如其所愿,他现在不喜欢你,讨厌你,反感你,那你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在他所有的视线范围内。
但是大家记住一点,消失不是放弃,是给对方一个冷静的空间,给他的情绪降降温。
要知道,既然分手是TA提出的,那么对你的负面情绪浓度一定是非常高涨的,所以你说什么对方都无动于衷,还会出现反驳或者不耐烦的状态,对不对。
在你准备抽离之前,给对方发个合理化的信息,为以后的复联留下窗口。
那么抛开分手原因,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就是不够优秀,甚至可以说,在你身上有着制约你们关系发展的致命缺陷,即使你看起来是无关痛痒的,但是在对方眼里却是极难容忍的。
所以在抽离的这段时间,也是为了淡化你在TA眼里的负面印象,而在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就是负面印象+负面情绪=分手的结果。
这回明白了吧,一旦弱化这两项状态,就可以跟对方产生新的连接。
那在此期间,你需要做的就是冥思。
冥思什么呢?冥思是什么让TA对你的态度转变了,你可以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
举个例子:
之前逛街你生气了,我以为你是不爱陪我逛街所以跟你吵架,原来你是因为胃痛
你总是说我,记性不好,反反复复的提醒我,我却没在意过,最后我还很不耐烦的抱怨你事儿太多
每次你不回我信息,或者出去应酬,我就不停的给你打电话,每次回来你都会跟我吵架,我就作,说你不爱我
……
这种冥思的做法,其实就是用自我控诉的方式,找到自身的病垢所在,然后在抽离的这段时间,去积极改正,也是你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说,你要想重新在这段关系中立足,就必须痛改前非,以一个全新的自己,重新出现在对方的生活当中。
Ⅲ、适当的借口,打开复联的窗口,重新建立联系感。
那么以上两点你都做的非常好了,这个时候我们该考虑跟对方复联了对吧。
试想一下,当初对方提出的分手,或多或少就是不想跟你产生任何联系了,那怎么在这个过程当中重新建立这种联系感呢?
其实啊,联系感,不单单是你想的和对方联系,由于你是带着重新获得吸引TA的目的去接触对方的,所以你当第二步做的非常好的时候,你也就等于是有了复合的资本和吸引对方的能力。
可是你要让对方知道或者看见啊,对不对,但是刚过了抽离期,突然的联系或者尬聊都会显得还尴尬。
所以我们要做到两全其美,既能让对方看到我们的改变,又能打开复联之路,那怎么操作呢?
其实,这就是我要说的借口,要恰到好处、滴水不漏的表达你的情绪,和你想传递的信息。
你可以给对方发两条信息:
第一条的结果信息:
我出关啦,在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你真的反思了),如果之前我能多站在你的角度想问题,或者我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跟你好好的沟通,在不就是多听听你的想法,多理解你一点咱们之间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反思的结果),我真是又气又恨我自己(你的态度),哈哈,不过我都想明白了(后撤情绪),没有这次的教训,也不会闭关出来一个优秀的我(调侃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改变)
第二条是复联信息:
我知道,可能以后咱俩都不可能了(降低对方防御机制,隐藏你的目的性),但是我还是希望我们会成为朋友(重新定义关系),毕竟我笨笨的,哈哈(提供情绪价值),有些地方还是会需要问你,毕竟你懂的比我多(夸赞对方),又比较了解我(共情),像之前有些我工作上的事儿,你的处理方式就是比我好(植入心锚)
如果对方的回应,是在你的框架中,那么恭喜你,复合已经成功了百分之70了,你可以持续递增你的情绪价值,比如抽离的期间,你都学了什么,或者你想明白了什么,要很真诚的跟对方去沟通,要在言谈中,让对方感受到一个全新的你。
当然有好的一方面,就有坏的一方面,如果对方的回应比较淡漠,你也别灰心,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情绪下沉也是需要一个过渡时间的,对吧。
Ⅳ、建立舒适感,维稳亲密值,产生依赖感。
这一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满足了这三种条件,亲密关系才算是成立,对吧。
那么首先是舒适感,顾名思义,就是我跟你在一起很开心、很快乐、很轻松,我就愿意跟你长久的维持一段关系。
其次是亲密值,也就是说亲密的程度,简单来说,我可以跟你做一些跟别人不能做的事儿,我可以把小秘密分享给你,发生有趣儿的事儿,我想第一个跟你分享,会在生活中,照顾你的情绪,甚至有一些亲昵的小互动。
最后就是依赖感,那就很简单了,就是离开你不行,没有你不行,我的生活已经习惯有你了,对不对?
那它们的关系就显而易见了,舒适感+亲密值+依赖感=建立亲密关系。
你可以针对TA的个人喜好,兴趣爱好,或者是工作范畴下手,比如聊一些TA感兴趣的话题啊,或者是你想买什么东西,恰巧TA比较在行,你可以多问问对方,或者工作上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咨询对方,或者身边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儿,你可以拿出来跟对方一起分享。
总体方向的核心就是,你聊什么都可以,但是不要暴露需求感,也不要出边界,要记住你们现在的关系是朋友,怎么聊能让对方开心,就往哪个方向去聊。
在这种沟通的互动中,当你持续输出情绪价值,对方是开心的、快乐的,在这种情绪价值的铺垫下,对方就会逐渐产生舒适度。
可能有人会问了,那舒适度有了,怎么进退有度的增加亲密值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儿,也就是说,对TA做一些浅匿性的付出。
我举个例子:
针对男同胞,你可以买一件他贴身的衣服(内衣裤袜子)之类的,邮寄给对方,然后告诉对方:你可别多想奥,我今天上网淘东西,看到了你以前喜欢的这种料子,赶紧给你下了个单,我这个朋友可还行吧。
针对女同胞,你可以回想一下她的生理期,在这个日期的前后,你可以给对方邮寄一点补气补血的东西,并且告诉对方:我今天去药店买药,恰到看到他家进了这种补气补血的,我记得你好像生理期要到了,你多喝点吧,别太感动啊,我这个朋友还算到位吧。
不管是哪一种,结尾都要调侃一句,朋友这个定位。
但是我说的,并不是让你们一直在付出中去投资,而是偶尔去做一些,这种只有情侣才能做的事儿,因为我们所谓的像朋友去相处,其实无非是给你们分手后的关系,重塑一个复联的定位。
而在日后的交流或者互动中,间接性的做一些亲密的互动,有助于增加你们的亲密值,并且也会让对方产生情绪转移的状态。
也就是说,你的付出和投资,让对方产生满足感和愉悦度,那么很大程度上会出现,当下的正向情绪,掩盖了过去的负面情绪。
一旦对方的态度是接受而非排斥的,那么就说明你们的亲密浓度开始回温了,对不对。
那么怎么产生依赖感呢?
其实说白了,依赖感无非就是让TA觉得离不开你,对吧。
我在这给个小小的建议,你可以用笔在纸上记录一下重要的日子,比如TA可能要出差的日子,TA的生理期,TA父母的生日,TA喜欢的牌子,TA喜欢做的一些事儿,T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