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测试
情感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情感测试简介_情感测试玩法 > 情感测试简介 > 强迫症7岁女孩有强迫症家长不能乱戴

强迫症7岁女孩有强迫症家长不能乱戴

发布时间:2017-11-20 2:45:39   点击数:

插图傅军杰

  

  “你好,我女儿今年7岁。10多天前开始,她一直说手上有油,不停地洗手,人也不像以前那么活泼了。”一位姓林的家长来电咨询,担心他的女儿患上强迫症。

  

  女儿突然洗手勤

  林先生的女儿今年刚上学前班。10多天前,他妻子发现女儿白天在家反复洗手,问她为什么,说手上有油,要洗干净。但其实,女儿当时手上根本没有油渍,也没有接触有油污的东西。周末在家玩得好好的,或者在写字,会突然跑去洗手,用洗手液连续洗很多次,说是想起来要洗手就这样做了。

  看到女儿洗手的次数太频繁,孩子妈妈开始时还能好好跟她讲道理,告诉她手上即使沾上油也没关系,洗一次就干净了。见这样说没有效果,孩子妈妈开始强行干涉,一看到女儿洗手就去制止。被制止后,女儿虽然不洗手了,但会不停地问大人:“手上有油没关系吧?”

  孩子妈妈有点慌,怕女儿得了强迫症,把在外地工作的林先生叫了回来。林先生看到女儿的情况后也觉得不对劲,反复询问女儿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女儿说没什么事,就是觉得手上有油。林先生问女儿手上怎么会有油,她说吃饭时弄脏的,又问是在学校吃饭,还是在家吃饭弄脏的,她说在家里。问她是哪一天弄脏的,女儿说忘记了。林先生又到学校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说没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

  倒是孩子的奶奶回忆起一件事,说10多天前,她给孩子买了一个蛋糕,孩子吃完后没洗手就去玩了,结果手上的奶油沾到沙发上了。当时,奶奶说了孩子几句。“难道是这件事引起的?可是,平时她做错事,我们也经常批评她的,也没造成什么后果啊。我还是怀疑,有什么事情刺激到她了,她不敢说,或者表达不清楚,才变成这样的?”林先生说。

  林先生谈到自己和妻子都是有文化的人,对孩子要求不高,学习成绩只要不在班级中下水平就可以,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但再详细询问,就发现,林先生夫妇,包括爷爷奶奶,虽然很宠爱孩子,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家里规矩还是比较多的,对孩子的言行要求比较严格,认为做得不对,就会批评,要求孩子改正。孩子的奶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样不是好孩子。”

  

  强迫行为是纠错仪式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指在当事人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表现为反复回忆、反复思索无意义的问题,同时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思想,明知自己不必要这样做。如总是怀疑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等。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不对但无法控制,如果控制自己不这样想、不这样做,立刻会出现紧张,心慌等严重的焦虑表现,为了避免焦虑的折磨,只好去想去做。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等。

  其实,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有过强迫表现,比如不时地刷新一下手机   不过,就算上面的情况你都有,也不要紧,肯定算不上病态,不过是想让自己在人际交往或生活工作保持存在感,获得更多主动权。只有当一个想法或行为完全超出控制,干扰了正常生活和工作,每天要进行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矛盾和斗争,影响了社会功能时,才是强迫症的表现。

  从林先生的叙述中,他的女儿有轻微的强迫行为表现。从出现反复洗手行为的时间和程度看,都不能将她的行为定义为强迫症。否则,轻易给一个7岁的孩子“戴帽子”,或强行纠正制止,只会加重孩子的焦虑,甚至强化她的想法或行为。

  一般来说,强迫症的诱因以精神、心理因素为主。比如学习过度紧张,家庭要求过于严格,人际关系不良。举个例子,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言行要求刻板,一件事情规定一定要这样做,不能那样做;有些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用否定或威胁的口气,告诉孩子如果不按照要求做就不再被喜欢等;家长禁止孩子表达负面的情绪、情感,也是子女产生强迫症状十分有代表性的背景特征。

  得强迫症还和性格有关,那些内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优柔寡断,或具有偏执性人格、完美主义人格,对生活工作要求尽善尽美的人,比较容易诱发强迫症。“情感热线”前段时间接待过一个50多岁的女性,退休在家的她个性内向、敏感,每天会多想又没自己的主意。一天,她家的日关灯管坏了,来换灯管的修理工无意中说了一句:“日光灯也有污染的。”结果,这位女性跟这句话较上劲了,每天都在想这句话对不对,担心自己每天都受到光污染,会得病。

  由于林先生也不太了解自己女儿的情况,说不出更多细节,不能判断是不是林先生家的教养方式出现了问题。但从他说的,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时经常批评她,可以推测孩子对家长的批评和否定是在意和焦虑的,而蛋糕事件或许只是一个触发点。反复洗手,从心理层面上来说,就是一个纠错仪式,潜意识里希望通过洗手洗掉自己的错误。

  对7岁的孩子,要想纠正她的行为,不能强行制止,一看到孩子洗手就表现得很焦虑。可以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投身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忘记洗手这件事;对孩子的言行,努力发现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赞赏,让孩子对自己建立信心,获得心理支持;即使孩子出现洗手行为,也顺其自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手,然后很自然地引导孩子一起做其他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时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慢慢放弃反复洗手行为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业医院资讯网
治疗白癜风最好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ax-alibaba.com/qgjj/13246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