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情感指南#
被丢弃过一次的猫,再被人捡回的话,会乖得不得了,因为它害怕再次被丢。或者说,害怕以后再也找不到家,也许你皱皱眉就会在它心里留下一块很大的伤。
其实,所谓的弃猫效应,就是让一个人提前感受到被抛弃的滋味,并且以实际行动让这个人知道失去会真实发生,让不懂得珍惜的人知道,如果你一旦不好好对待,对方就会失去。
陈奕迅有首歌叫《红玫瑰》,里面有句歌词: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这句歌词,很好的契合我们今天的主题,也确实如此,我们常常因为得不到而撕心裂肺,想尽办法想拥有,而往往当我们拥有了却不知道珍惜,总觉得外面的饭会更像,殊不知,外面的饭不见得有营养呀!
其实爱情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人将付出和真心划上了等号,觉得爱一个人便是无条件的付出。
可被爱的那个人,很容易仗着你的付出恃宠而骄。
有时候假装不在乎,来测试下对方的一个感情,反而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好的,如果说一味的付出就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01一时的“抛弃”是为了更好的“得到”
蔡少芬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曾讲过她和张晋恋爱时的故事:
蔡少芬年轻时候一时气盛,再加上张晋对她宠爱有加,所以便有些过于任性。经常在两个人生气的时候将“分手”挂在嘴边,哪怕是很小的矛盾也不例外。
记得有一次两个人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了争吵,蔡少芬在坏情绪暴涨的时候又一次说:“不行我们就分手”。
没成想这次张晋没有挽留,而是呆呆的看着蔡少芬问:“你认真的?”
蔡少芬当时也是气昏了头,而且仗着张晋对自己的宠爱,觉得无所谓便随口答道:“认真的啊,分手,说分就分”
结果张晋说:你走啊,带着她就去了机场,头也不回。这时候蔡少芬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再三恳求下才重归于好。
02爱,需要适量,才会得当
记得拉萨尔曾说:“爱情是两个人的利己主义”。
无论你再爱一个人,都不要将无条件的付出当作唯一的示爱方式。表达爱情的方式有很多种,可最重要的是在付出的同时记得给他机会,让他也“爱你”。
我们嘲笑别人为了爱情一味的付出,可是很多时候到了我们自己这儿,也好不到哪去,我们在爱情里最容易迷失自我,往往爱过了头就会盲目的付出,认为我们只要付出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其实真不是这样,爱情里往往付出得多的那个最容易受到伤害,而付出的多的,沉没成本学得很好,认为我已经付出这么多,放弃也说不过去,所以结果就是持续的源源不断地再付出。
但其实生活中的我们要学会克制,学会把我我们的爱,不要一次性全部给,这样带来的结果只会是,TA对你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会珍惜,久而久之,这种不平衡感就会充斥你的人生,而不再有爱的滋味,最终导致生活不和谐。
好啦,今天南泽的分享就到这了,有不懂和想倾诉的小伙伴可以私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