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题]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学生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它表现在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而且有超越意识,如超越书本、超越教师、超越自己和群体等。
2[单选题]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由( )于年首创。
A.斯金纳
B.桑代克
C.霍尔
D.赫尔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由赫尔于年首创。对某些自然概念的模拟,即由实验者人为地将事物的几个属性结合起来制造出的一个概念。应用一定的实验程序,让被试来发现实验者所规定的各种属性,从而掌握该人工概念。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
3[单选题]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
A.导向性
B.对等性
C.强制性
D.有序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教育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这是其他社会责任所不具备的特点。
4[单选题]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发表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学科形成的标志。这一时期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因此选择A。
5[单选题]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暂停现象,心理学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高原现象是指在练习中期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
6[单选题]( )学习和教学观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合称为20世纪三大教育运动。
A.实用主义
B.人本主义
C.建构主义
D.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育运动之一。
7[单选题]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并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在动力机制是(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8[单选题]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因此,答案选择B。
9[单选题]教学反馈的作用是调控、媒介、预测和( )。
A.强化
B.批评
C.评价
D.激励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激励、调控、媒介和预测。
10[单选题]“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教育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教育法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
11[单选题]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 )。
A.经验
B.问题表征
C.线索
D.功能固着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功能固着的概念。
12[单选题]指导优秀生时要正确分析和评价他们,要善于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 )。
A.学习习惯
B.良好个性
C.自信心
D.学习态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优秀生是指那些品学兼优、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较全面发展的学生。对优等生的教育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良好个性,防止自满、嫉妒,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13[单选题]“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是( )的术语。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14[单选题]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例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例举出砖头的各种用途,就是寻找多种答案,故本题选A。
15[单选题]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称之为( )。
A.个别教学
B.发现教学
C.合作教学
D.情景教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个别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16[单选题]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会使小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体现的是( )的基本观点。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形式训练说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其基本观点是:1.心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认为人的心理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各种分立的官能组成。这些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在训练之前一直潜伏着,一旦经过训练或练习得以加强.便会在以后活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如记忆官能增强后,可以更好地学会和记住东西。2.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所有官能。如学习拉丁文,可以训练推理能力、观察能力等。3.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学习要收到最大的迁移效果,就应该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如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
17[单选题]创设情境的形式主要包括( )。
①文字材料情境②语言描述情境
③形、声、色情境④问题情境
⑤实验情境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以上五条都是创设情境的形式。
18[单选题]学生在课堂听懂了老师的讲课,但到做题时却又效果不佳,这是布鲁纳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
A.知识获得
B.知识提取
C.知识转化
D.知识评价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布鲁纳通过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过程后认为,学习一门学科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布鲁纳认为新知识可能是原有知识的精确化,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例如,在讲循环系统时,学生可能已经模糊地知道了血液循环;在教牛顿的运动定律时,新知识可能会与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相违背。但不管新旧知识关系如何,都会使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19[单选题]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搜集信息的能力
B.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
C.创新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了小组讨论教学方法的意义。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的交流讨论,能够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而ACD项的能力不一定只能通过小组讨论才能培养。
20[单选题]“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 )。
A.埃里克森
B.卡特尔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和雷蒙德.卡特尔。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二、多项选择题
21[多选题]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般程序可概括为( )。
A.晓之以理
B.动之以情
C.导之以行
D.持之以恒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22[多选题]在上世纪的饥饿年代,老师组织学生在校园采摘还未成熟的青豆。孩子天生好馋,何况又是饥饿年代,劳动过程中,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个子最矮但最卖力,全班同学几乎都私下偷偷往嘴里塞了几枚青豆,惟有他,咽回去一次又一次溢出的E1水,任凭饥肠辘辘,任凭胃壁痉挛,始终不曾让自己吞下一枚豆子。放学时,老师逐一盘诘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每个孩子都胆怯地默认了,惟有他挺胸、抬头、干脆爽朗答道:“没有,一颗都没有。”老师死死地盯着他,再次厉声责问,他的声音明显低沉了下去。“一点不老实,小小年纪就撒谎。”他被提着耳朵推搡,其他同学回家了,惟有他被留下了,流着泪……
请在下面几个答案中选择最能表现故事所反映的教育真谛:( )
A.作为老师要讲究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对待学生要有亲和力,对未成年人态度过于严厉,会产生冤案
B.作为老师要信任学生,信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对未成年人来说,缺乏信任的严厉追问,学生即使说实话,也会底气不足
C.作为老师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工作要做细致,要调查研究,不能主观臆断,自以为是
D.作为老师要懂得,诚实的语言需要有信任的耳朵来倾听,更需要有善良的心来领会
参考答案:A,B,C,D
23[多选题]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分为(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师生活动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的,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根据其组织形式的不同,一般把它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24[多选题]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社会实践活动
B.社会公益劳动
C.文化艺术活动
D.课外阅读活动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
25[多选题]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的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根据相关教育理论,对案例中师生的表现做出评价:( )
A.教师备课时无法预见到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教师见机行事,就势下坡,以摆脱尴尬,引导学生讨论是为了拖延时间。直接导致这堂课无标准答案
B.教师备课时无法预见到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但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讨论.有效处理了突发事件,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C.学生敢于在课堂上不遵循教师要求,表明这个学生平时就不遵守纪律,胆大妄为,目无师长,无视权威,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个性
D.学生敢于在课堂上不遵循教师要求,表明这个学生平时学习就思维独立,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不从众,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表达自己的意见
参考答案:B,D
26[多选题]以下几项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 )。
A.学生的学习兴趣
B.学习动机
C.教师的工作压力
D.教师的社会地位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7[多选题]材料中,教师的这种做法违背了( )规律。
A.迁移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参考答案:A,B,C,D
28[多选题]材料中,教师采取的“漏一补十”“错一罚百”的做法会导致部分学生( )。
A.丧失学习兴趣
B.引起过度疲劳
C.降低记忆效果
D.出现心理问题
参考答案:A,B,C,D
29[多选题]教育评价的原则包括( )。
A.方向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实效性原则
D.对立性原则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主体性和多元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30[多选题]下面是一个15岁少年的日记:为什么在老师和家长的面前大声喊着:少管我,我已经长大成人。为什么又暗暗嫉妒那个骑在父亲肩上的小女孩,是成人的骄傲还是长大的悲哀?为什么总怪父母不理解,为什么痛苦时又想投奔他们?是他们的怀抱太无味还是他们的怀抱太温暖?为什么踌躇满志豪情壮,又为什么稍遇挫折就回头,是道路凄迷难辨认,还是意志薄弱心太软?
这篇日记反映了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特点是:( )
A.少年维特之烦恼
B.成长必然伴随烦恼
C.半独立半依赖
D.半幼稚半成熟
参考答案:C,D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如何治了白癜风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